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02:48:13
素質教育,是指利用遺傳、環境和教育的積極影響,在對幼兒的已有發展水平和可能潛力做出準確判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所有幼兒都在其已有的發展水平上有所發展,都在其可能發展的范圍內充分發展,從而促進社會意識向幼兒個體心理品質的內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凡是根據受教育者的已有發展水平和可能發展潛力注重發展,強調內化的教育,都屬于素質教育的范疇。
基于對素質教育的以上認識,根據學前教育的規律,分析幼兒園保教工作實際。我園所選擇的逐步深化素質教育的切入點是:“分步研究探索幼兒在園的各類活動的優化,以實現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組織教師進行廣泛的“素質教育、創造教育、優化一日活動”等材料的學習,并注意指導教師學以致用。其次,共同分析,達成共識,把幼兒一日各項活動歸納為三類活動,分別是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再次,分步研究探索一日三類活動的優化及實施素質教育的做法。
一、優化教學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科學文化知識素質提出如下要求:教師的知識素質結構應圍繞學科目標來建造。在數量上,要遠遠超過教科書的含量;在分布上,理論性、基礎性的部分密度要大一些;在排列上,有序度、系統性要大一些。還有人指出,教師的知識一定要處于不斷的發展和調整中,以適應社會實踐和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的知識結構最好能具有獨特的個性特點,以滿足教育對象的求知欲。
幼兒園教學按學科體系可分為: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體育。幼兒園教師曾經歷過任教六個學科教學及組織所有類別的游戲活動。每班兩個教師,一名承擔教學任務,一名承擔游戲任務,下周互換。教師要勝任工作,必須對教學、游戲的專業知識全面掌握。實踐證明,大而全的知識容量需要調整,需要提高,很少有教師能適應的了,直接帶來的是教育教學效果欠佳。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教師的任教容量發生了變化,每班兩名教師各任教三個學科,組織幼兒開展的各類游戲相互交換組織。改進后教師體會到在三科教學上下功夫進行改進提高,與以往比起來是見效的多,同時教師還經歷了不同提法的綜合教育等幼兒教育改革。隨著時代的發展,改革的深入,工作節奏的加快,社會、家長、幼兒對教師的知識素質要求就更高了。要想提高教師的知識素質,滿足工作需要。幼兒園管理上就要作探索改進,為教師進一步豐富知識,提高知識素質創設條件。否則只是給教師提出要求,她們會感到力不從心。只有內因,外因齊努力,達成共識,才能實現目標。
近年來我們圍繞優化教師任教規律,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幼兒良好的素質,作了逐步探索和改進。幼兒園有六個教學班,十八名保教人員。各自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長,在任教的三個學科中選報一個學科,幼兒園領導對全體保教人員的實際整體分析,“以有利于每位教師發揮特長優勢,有利于幼兒園教育教學進一步提高,有利于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為指導”。雙方確定了每位教師的主攻學科,開始了第一步的探索。
1、組織同學科的教師深入學習教法,共同分析教材,進一步探索每學科特有的教學規律。
2、幼兒園每學期組織主攻學科的優質活動評比,促其進一步提高,評選出各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3、外出培訓學習,針對學習內容,有計劃的選派教師參加;對外公開教學,根據參觀者的要求,安排相應學科的教師承擔。
經過兩年實踐,教師主攻學科水平明顯提高,并能帶動其他任教學科教學水平提高;相互之間教學具備優勢的教師,帶動其他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每位教師知識儲備增加,自信心增強,駕馭教學能力提高,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
第二步嘗試:俗話說的好,沒有不好的幼兒,只有不好的教師。教師觀念新了,教學水平高了,最終受益的是幼兒。一個教師在某一個學科教學水平高,面對一班幼兒實施素質教育,不如教學管理上改進創設條件,讓平行班兩個班孩子受益,由此,在教師有兩年主攻教學的基礎上,加大教師任教一個學科,平行班六名教師,一個執教一個學科。準備好一個教學活動,在平行班執教兩遍。每日上午平行班兩名教師設計的活動,第一節在本班執教;第二節互換到平行班執教。改進后的任教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
1、教師方面的切身體會:教師從大量的備課中解脫出來。有精力同學科教師共同切磋教改方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時間圍繞教學制作足量的學具,教學具能一具多用;一節活動組織兩次,駕馭教學得心應手了。
2、幼兒受益是多方面的:
一是改變了每個半天、每班一位教師任教,教育計劃是否能落實,不利于評價,平行班兩位教師現能互換教育計劃的落實。
二是符合幼兒喜歡變化的特點,每天上午都有兩位各不相同的教師,組織幼兒不同的教學活動。
三是由以往幼兒在幼兒園直接學習本班三位教師的優長,擴展為學習平行班六位教師的優長及六位教師分別帶給他們的積極信息。有利于多項刺激幼兒的大腦發育及智力開發。
優化后的教師任教規律,教師教的主動,幼兒學的積極,切實提高了教與學的質量,實現了預期目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