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6:26:51
環境保護是我園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的重要內容,是當今社會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在全球倡導“愛我家園,保護地球”的今天,創建“綠色幼兒園”,為幼兒創造優美如畫的綠色搖籃,給幼兒提供良好的綠色文化氛圍,對幼兒實施環境保護教育,向幼兒宣傳環境科學知識,幫助幼兒樹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文明意識,從小培養幼兒自覺的環保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現代文明素質和環境素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更是順應全球綠色學校發展的浪潮,推動我國綠色學校健康發展,參與全社會環境保護的起點和標志。
在認識了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我園著手健全幼兒園的環保建設機制,努力把“綠色環保”根于全體教職工心中,創設環境、利用環境,包括社區的環境資源,時時處處用自己的環保行為影響孩子,開展種種環保教育活動,并對幼兒進行了初步的環保教育,逐漸達到了無錫市級綠色學校的評審標準,現作如下總結匯報。
一、考慮實際,因地制宜,建設“優雅宜人”的育人環境
我園座落于被譽稱為“八湖福地”的具有開發水鄉田園風景,生態旅游天然條件的甘露鎮中心地帶,建于1986年,占地面積五千多平方米,由于建園早,園內環境相對陳舊、落后。根據本園實際情況,我園借助評選江蘇省示范性實驗幼兒園的東風努力把建設美麗、整潔的校園環境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劃之中。幼兒園拆除了南圍墻邊的矮房,新建了一幢二層活動樓,全面改善了老樓的內部設施及布局,室室配套,符合規范,室外活動場地鋪設了舒適的安全軟地;花園鋪上了圖案別致的彎彎曲曲的鵝卵石小路,碧綠的草坪上放著各種各樣色彩鮮艷的大型玩具;小假山上綠草依依,兩排高高的玉蘭樹形成的長廊格外地陰涼舒適;花園更是四季有花、花香醉人。園舍圍墻換上了安全美觀的鑄鐵欄桿,園內又逐漸增種了幾十年綠化品種,大大提高了幼兒教育綠化覆蓋率,綠化面積達到近兩千平方米。整個校園環境在因地制宜地設計和布局后日光充足、空氣清新、環境優雅,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加上班班、幢幢活動樓中教師和幼兒共同設計完成的優美的環境布置,無不給孩子美的享受。同時,也為孩子保護維持并繼續創設幼兒教育的美麗環境提供了空間和條件。
二、健全組織網絡,加強組織領導,提高綠色管理的效益
為了確保“綠色學校”創建和綠色環保教育工作的落實。我園建立健全了從園長、副園長、年級組長、教師、家長等成員組成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及由園長、副園長、教研組、后勤組、教職工、幼兒組成的環境教育網絡,制訂了分層管理目標,確立了層層考核的管理機制,將環境教育融合在園務計劃、后勤計劃、教研計劃及各年級的活動計劃中,使環境管理常規化、環境工作制度化,并與每月考核及年終考核掛鉤,幫助教職工和幼兒樹立主人翁意識,如,幼兒園業務園長負責將各項環境教育工作落實到班級一日活動之中,并每周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后勤負責人對園內各室的衛生即后勤人員所分工包干的各個環境區域每周進行檢查、驗收,力求使整個校園環境美化、凈化、兒童化。幼兒園從上到下建立了由園長到幼兒的良好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同時充分發揮幼兒園每個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如:領導小組善于采納教職工的合理化建議,能給幼兒園綠化管理員一定的自主空間和條件、時間、經濟等用于采購綠化品種培植花草等等;讓教職工在環境保護和創設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與樂趣,提高了教職工參與環境建設的積極性及創造性。
三、根據幼兒特點,滲透綠色課程,逐步提高幼兒環保意識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為此,我園根據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把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有目的地滲透在各個年齡班的課程之中,并在一個個教育活動中根據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側重點和要求,有效地相互揉合,形成整體,逐步在日常生活中組織實施。例如,為了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環境的美麗、整潔,我們在大班中設置了主題活動《我喜愛的環境》,通過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附近被污染的臟亂的環境引導幼兒將其與校園內整潔、舒適的環境進行比較,體驗良好環境與臟、亂、差環境對人身心的影響,使幼兒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通過“我是環保小衛士”活動,讓幼兒在學習清除環境中雜物的過程中知道不能隨地亂扔瓜皮紙屑,養成見到臟物主動揀起,見到雜草主動拔掉的好習慣,還會督促家長、成人不亂扔東西保持環境整潔,并在其中體驗了勞動、成功的愉快;在班級活動區里,我們有一個專門收集廢舊材料的筐,幼兒、老師平時都會把一些家里沒用的東西拿來。幼兒在游戲時,會自己去選擇有用的材料,拼拼、搭搭、做做、玩玩。有時我們老師根據課程目標還會開展一些專門的教育活動如“有用的報紙”、“罐箱樂”、“小樹林”……我們還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在課程中設置了管理自然角的活動,讓每個幼兒自己種植并管理一盆植物,學習種植、管理的方法,提高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的能力和興趣;通過各種活動,我們不僅讓孩子學會在認知中辨析,在辨析中自我反省,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逐步提高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幫助他們慢慢積累保護環境的經驗,懂得了保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四、開展親子活動,加大環保宣傳,增強環保能力幼兒環保意識的萌發,環保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園綠色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家庭、社區、幼兒園三者結合的大環境。我園設立了環保宣傳之窗,布置了環境教育專欄,向家長發放了環保宣傳資料,并利用多種形式定期向幼兒、家長宣傳生動有趣的環保知識;同時教師還能積極關注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及幼兒的需求、問題、意見、興趣,從中發現并挖掘其特有的教育價值,及時關注與當前活動相關的環境教育信息,積極開展“家園共建綠色文化”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例如,為了讓家長、孩子逐步了解亂扔廢舊物品是形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很多廢棄物都有回收利用價值,從而增強進一步環保意識和能力。教師們首先從環保出發,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各種幼兒活動器械,如易拉罐做成了梅花樁,讓幼兒練習平衡;舊襪子做成流星,供幼兒進行投擲活動;廢紙盒做成飛盤,塑料袋做成風箏等等,讓家長、孩子獲得變廢為寶的體驗。其次,在園內開展收集廢舊物品的活動,引導幼兒參與收集活動,通過分類讓幼兒發現一些包裝盒(或紙)上的可回收標記,理解節約資源的道理,逐漸形成物盡其用的意識和行為,并和幼兒一起分析這些垃圾回收后可以做什么?小朋友可以利用哪些無毒廢舊物品制作玩具,制作哪些玩具?在此基礎上,我園又開展了親子制作活動,組織家長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各類具有操作性、活動性、觀賞性的玩具、工藝品……園內走道的櫥窗和親子作品陳列室,擺滿了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件件作品,紙盒做成的小動物、毛線編織的小衣小帽,易拉罐做成的歐式家具,樹枝編成的相框、相架……這樣,既讓家長掌握了各種變費為寶的技能,又增強了家長、幼兒的環保意識和能力,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創建綠色學校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我園將進一步確立環境教育理念,學習其他先進學校的管理方法,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環境教育質量,形成良好持久的環保文化氛圍,在爭創無錫市級綠色學校的基礎上,積極向省級綠色學校的目標攀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