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6:22:14
二.著眼身邊,運用有利因素進行教育
走進大自然,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自然課堂,而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以熱愛大自然為基礎的,愛得越強烈,認識就越深刻,所以在環保教育中要注意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關心和愛護環境的情感和愿望。如:組織幼兒觀看“環宇探索”、“動物世界”等電視錄像;借春游和秋游之機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在幼兒游玩的時候同時給他們講解,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了解大自然的奧秘,認識周圍環境,以及環境與人、動物、植物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喚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對動物、花草樹木的愛心。例如:我園每年春游、秋游都會組織孩子們去風景秀麗的虞山公園踏青,通過讓幼兒欣賞千姿百態的花草、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蔚藍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孩子們關心、熱愛環境的情感油然而生,環保意識也隨之增強。
參與管理自然角
幼兒通過接觸、管理自然角,觀察動、植物的生長過程,進一步了解動、植物與人的關系,并使自身的多種感官發揮作用。例如:春天來到時,李老師在自然角飼養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又好奇又興奮,經常圍在魚缸邊逗弄它們,玩得不亦樂乎,當小蝌蚪長成青蛙時,孩子們興奮不已,都高興地叫喊著:“小蝌蚪長成大青蛙了,長成大青蛙了!”這時候,我借機對幼兒進行保護青蛙、保護益蟲的環保教育,收到了極大的效果。
結合環保紀念日開展活動
在環保紀念日,幼兒園的環保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圍繞環保紀念日開展寓教于樂的活動,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例如:在3月12日植樹節,我班開展了“理解綠色真締、關愛綠色生命、保護綠色家園”的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樹的作用和砍伐樹木的嚴重后果;在4月22日地球日,通過欣賞圖片、看錄像等形式,讓幼兒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識,認識地球只有一個,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愛護地球就是愛護自己,然后開展如:“幼兒環保美術作品展覽”、“環境的小主人”等主題活動,讓幼兒用繪畫、游戲、布置墻面等形式表達自己作為地球上的小主人。例如:我在布置墻飾“葫蘆娃娃和它的朋友們”時,請幼兒用自己的彩筆繪出藍天、白云,用靈巧的小手剪出可愛的動物、植物共同裝飾墻面,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更是讓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的美。通過多樣的活動,讓幼兒知道環保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保護地球。這些使幼兒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實效,結合生活習慣進行教育
行為習慣最容易養成,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養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如:要求幼兒收集易拉罐、可樂瓶等飲料包裝罐,不要隨便當作垃圾扔掉,而要設法再利用,既節約原料,也可減少污染,還可以帶到幼兒園作為手工材料,布置教育環境。例如:我利用幼兒帶來的“品客”薯片罐子做成了一個個筆筒,用可樂瓶做成花瓶裝飾“花店”。這就更激發了孩子們收集這些廢舊物品的興趣,同時,我還教育幼兒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看到別人丟棄的瓜皮果殼時,要撿起來放入果殼箱;在外出春游、秋游、散步時,看到他人有污染環境的不良行為時,及時幫助孩子分析這種行為錯在哪里,提高幼兒對不良行為的認識。
四.結合教材,在滲透中進行教育
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應滲透到講課和游戲中去,并引導幼兒參與環保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環保科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例如:在“爭做小小環保員”這一科學活動中,我拿來兩個玻璃缸,其中一個裝清水,另外一個裝污水,分別放入一條小金魚,我著重讓幼兒了解污水對生物的危害,引導他們思考:清水和污水哪個對清潔環境更有好處?在啟發引導下,孩子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小金魚生活在干凈的水中,很開心、很舒服;可是生活在污水里,很生氣、不高興、要死掉。接著,我又請他們想辦法怎樣把那些污水變得干凈些,孩子們積極發言,各抒己見,雖然都是童言無忌,想法比較膚淺,但探索環保科學的興趣很高,通過這次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語言課中,我創編了木偶劇“擠擠城的改變”,讓幼兒親身體驗生活在污濁和干凈環境中的感受,從而建立起環保意識。平時,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請幼兒為水龍頭,垃圾筒設計環保標志。孩子們可高興了,都忙得不亦樂乎,同時環保意識也增強了。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作為素質教育的切入口棗環保教育,它將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在21世紀的今天,喚起幼小心靈中的環保意識,這是你、我、所有人的責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