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3:04:05
幼兒階段隨著他們生理和心理的迅速發展,他們的活動能力大大增強,知識經驗也逐漸豐富,這一切都為幼兒發展創造能力提供了可能。幼兒已經有了創造能力的萌芽,又值智力發展與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幼兒期重視創造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我國幼教界普遍掀起了創造教育的熱潮,出現了形形色色培養創造力的活動,然而在這些教育中卻嚴重存在著許多誤區,使得創造教育非但不能很好的激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反而很可能扼殺幼兒的創造力,比如許多教育者認為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創造性思維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在一些教師的潛意識中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畫上了等號;還有的教師認為創造思維就是求異思維,在活動中極端的培養幼兒“標新立異”等等,而其實創造性既不可以等同于一般的知識,也很難通過“灌輸”“賦予”而獲得;更不能把創造力的培養等同于創造技能的培養,而一味的要求幼兒做到“回答的和別人不一樣”;用以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形式成為幼兒獲得表揚的手段,好奇以及創造過程的喜悅偏離了原先的軌道,而且幼兒在活動中也不會懂得去思考、傾聽別人的觀點,為了表現自己的獨特性而忽視了集體性。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培養呢?
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掌握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幼兒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創造思維也具有自身的特點。(1)由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限制,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意志力都較弱,因此幼兒的創造活動不易持久,他們的創造愿望來得快,也去的快,常常是瞬間即逝,如果有成人及時的引導和鼓勵,幼兒的創造能力就會向前發展。(2)幼兒喜歡幻想,富于想象,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常常是由創造性想象引起的,但他們的心理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受興趣的影響較大,興趣可以振奮幼兒的智力,激發創造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善于保持幼兒的興趣和調動幼兒的興趣。(3)幼兒由于環境、教育、遺傳等不同的作用和影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水平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有的幼兒擅長創編故事,有的幼兒擅長美工創作,如果這些幼兒的創造才能能夠得到盡早的發現和培養,對幼兒的發展是很有益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只要有環境和教育起積極的作用,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都會有較大的發展,但不能根據幼兒的一時表現,就斷言其創造能力的高下。
二、努力營造促進幼兒創造性的氛圍和環境。
為培養創造型人才奠基的幼兒教育,必須強調營造有利于形成幼兒創造動機、創造興趣、創造意識、創造精神等動力特征。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幼兒產生了心理安全感和獲得了心理自由時,最有利于他們的創造性的發展和表現。首先要努力讓幼兒了解老師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沒有恐懼和不安,進而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松愉快感,并在活動中迸發出更多的能量和創造性,為此,教師要少對幼兒說“不”,這樣容易使幼兒產生消極的情緒,處在這種氛圍中的幼兒,心理就會緊張不安,焦慮程度就會提高,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受到抑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奧秘之一正在于——兒童從一個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東西,不用學校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鼓勵獨立工作——創造。我們要多對幼兒說“讓我們試一試”、“當然可以”一類的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認、多接納、多欣賞,要多給幼兒創造的氣氛。其次是培養和諧、融洽、健康的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能使幼兒樂于和善于表達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個性,使幼兒的巨大創造潛能發揮出來。最后,幼兒對于教師的關注是極其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眼神都會對幼兒產生暗示作用,要始終以寬容之心來看待幼兒的各種創新行為,使幼兒敢想、敢說、敢探索、敢創造。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活動不斷進行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形成和維持積極的、有利于幼兒創造的環境氣氛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