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2:56:38
丹陽市云陽幼兒園 姚建美
幾乎每個學前兒童都通過各種形式熟悉數字,如年齡、電話號碼、餅干數等,但在幼兒園,卻有一些幼兒會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甚至產生“數學焦慮”情緒。幼兒為什么會對數學活動產生焦慮情緒呢?通過觀察和問卷,得知幼兒不喜歡數學活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幼兒園的數學活動多以集體活動為主,小組活動較少,幼兒操作的機會不多。
2、在數學活動中,常常包含很大的語言成分,問題情景常常是假設的,也沒有具體的物體供幼兒操作,而且操作材料較少,形式單一,滿足不了幼兒的興趣。
3、紙筆練習較多,特別是一些數學操作材料,都是畫在紙上,讓幼兒用眼睛看,然后再記下來。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如果幼兒做錯了,老師還要讓他重做,甚至要反復多次,幼兒覺得沒趣。
4、許多幼兒認為,數學活動沒有其它的活動好玩。
如果幼兒從小就不喜歡數學活動,那么對他以后的數學學習也是非常不利的,更會影響幼兒的自信心以及其它一些心理品質。如何讓幼兒喜歡數學活動,感受到數學活動的美麗呢?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我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內在動力。良好的教育環境有利于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形成,也使環境轉化為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中班目測10以內的數。我將教室布置成“果園”,“果園”里有各種各樣的果子,請幼兒目測它們的數量,然后請幼兒拿簍子去采果子,簍子上畫有不同數量的果子,幼兒看一看上面畫了多少果子,就去采多少果子。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掌握了一定的目測技能,同時又很快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環節,也可以為幼兒創設數學教育環境。小朋友吃蘋果時,我請小朋友數數每組有多少小朋友,再給他們發多少蘋果。小朋友玩玩具時,可以請他按老師的要求,取多少玩具或者自愿取多少玩具,然后把數量告訴老師,還可以請小朋友數一數班上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我們在教室里設立了數學活動區,幼兒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去,在這個活動區,他們可以接觸到數字、形狀、大小、輕重、高矮、時間以及錢幣。在日常生活中貫穿數概念,讓幼兒在不經意間掌握了數概念,既豐富了數學教育資源,又激發了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