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2:15:51
學前教育作為一生中的啟蒙教育,更要重視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及時發現,正確引導幼兒的創造性火花,尤為重要。幼兒因其好動、好玩、好奇,對周圍事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疑問。常常帶著為什么。會怎樣等問題參與到各種活動之中,因此,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大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就成為我們教師當前的重要任務。
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在我們與幼兒的不斷接觸中,會經常發現幼兒的“創新”。他們可以把蘋果畫成三角形,方形;他們會把草畫成黃色、紅色;他們把紅太陽打扮的五顏六色;他們會給汽車加上翅膀;他們會把樓房畫得高過白云……這都是出自孩子的想象和創造。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其實不然,現在方蘋果就已經問世了。這些異想天開正是孩子們開動腦筋,大膽創新的表現。這些異想天開更需要得到保護、得到鼓勵。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技巧的奧秘之一在于:兒童從一個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給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對幼兒多鼓勵、多支持、多肯定,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幫助,以保護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使他們充滿自信,保持旺盛的創造欲望。
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環境——培養幼兒創新精神,關鍵是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做、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平等、民主的交往環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幼兒經常要將自己的各種信息以及主觀感受、愿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告知他人,然而由于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影響,幼兒的語言常常會出現使用“錯誤”和“創造”。此時,教師不能正確對待這些“錯誤”和“創造”,采用諷刺、嘲笑等不正確的方式,幼兒的好奇心、發散思維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會受到壓抑。培養幼兒的創新思想就無從談起。如果教師能正確對待幼兒,給他們支持、鼓勵及補充和修正的機會,相信他們會在交往的過程中有效地自我調整。教師積極的交往態度和巧妙的應變能力,不僅會給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環境,還會起到支持鼓勵幼兒創新,體驗到創新的樂趣的作用。
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揮——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生活。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的特點,為幼兒創造適宜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在自由自在寬松的環境直接自由地發揮想象,進行創造。在游戲活動中,教師還要針對幼兒的特點,投放適宜的游戲材料。如投放那些具有多種用法的物品,給幼兒以充足的想象、創造的空間,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木片、彩紙、小棍、豆子、沙石等安全的廢舊物品,幼兒就會從中創造出所需的嬰兒奶瓶、小轎車、小鼓、小啞鈴……小小的一張廢報紙也有許多玩法:小紙棒,迎風破浪,紙衣紙裙,紙球,裝修帽等等。這些材料看似簡單,卻給幼兒更大的空間去想象、創造。
適時組織小組討論——在幼兒的活動中展開小組討論,能為教師與幼兒之間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激發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小組討論中提高學習能力,并且能使幼兒在小組討論中互相啟迪,取長補短,對所討論問題不斷深化認識,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是小組討論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寬松友好的氣氛,特別是要包容幼兒討論過程中的不當之處,甚至錯誤,從而形成一個讓幼兒愿意想問題,敢于表達自己想法的氛圍。
給幼兒留有充分想象、創造的空間——組織各種活動,應給幼兒留有充分想象創造的空間。如在講故事的時候,可根據故事情節,適時停止講述,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象。讓幼兒的想象力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發揮,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自豪感和快樂。
創新意識是當今時代需要的重要素質。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兒童本性中潛藏著強烈的創造欲望,只要我們在教育中注意引導,并放手讓幼兒實踐和探索,就會培養出創造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