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3 11:05:44
在深入貫徹實施綱要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深化的認識,在園本教研的實踐中嘗試走了兩條路子:
分層發展——幼兒園在對教師隊伍整體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和總結不同發展時期教師的共性問題,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幼兒園自上而下開展各種研究、培訓活動解決問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增速。
分類教研——尊重前提下,以興趣、需要為出發點,以問題為中心,教師自主參與某一教研群體,投入群體的研究活動中,一方面調動教師自我發展的主動積極性,另一方面培養教師的對問題深化研究的能力。
一、分層發展中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1。分層的標準是什么
我們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理論,總結了專業發展的三個時期:專業隱藏期、專業張顯期、專業穩定期。并按這三個階段對教師進行分層。
2。管理的“顯”與“隱”的問題
隱藏期重于“扶”;張顯期重于“揚”;穩定期重于“放”
二、分類教研中著力解決的幾個問題
1。如何把握學習型小組的正式性與非正式性進行管理的適度調控
通過管理的介入,盡力避免非正式性使教師參與自由度和主動性增加的同時,容易出現的人員不穩定性、問題研究的淺表化的問題。
2。通過管理的適度介入以提高研究的有效性的問題
管理上,對幼兒園價值目標進行渲染;在成員構成上,注意到不同層次教師在小組中的構成,以實現有效的互補,再和小組成員共同商議確立適合的組長;同時管理者要參與到小組研究中,扮演好雙重角色。管理還需要提供各項保障,確保研究的落實。外部專業力量的引入。為每個小組聘請場外專家。為每個組的引領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3。確立管理、教師“雙向一致”的中心教研內容
(1)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2)對被忽略兒童的教育
(3)通過繪畫作品解讀兒童
4。提升專業水平,引導教師辨識真問題與假問題
幫助教師分辨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基本問題與派生問題,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保證研究的成效。
5。教師研究習慣的培養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日記式觀察記錄。日記式觀察記錄是教師將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感受最深的行為、思考、問題等,以日記形式進行持續地記錄。能從事物產生的持續變化中進行解讀、反思和欣賞。
三、效果
經過園本教研的不斷深入開展,我們的園本研究理論逐步成型,管理的形式從由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到基于對教師專業發展主體地位的“促進──支持”,教師主動深入開展研究的興趣和愿望得到了激發,從而加速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讓所有教師獲得了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