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0:49:34
在下課或做游戲的活動中,常有小朋友來告訴教師說有人打他,教師要是不進行過問,被碰的幼兒則會哭起來,而仔細一問原來是別人不小心碰了一下或是和小朋友弄著玩的。對于像小朋友這種無意打人行為,我認為應該這樣對待。
一、不能隨便冤枉孩子。
不要一見到哪個幼兒打人就批評為“道德品質有問題”或者是“壞孩子”。這樣會冤枉孩子,有時也會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而且也難以使孩子們理解和接受。
二、組織孩子活動時,要經常強調規則要求。
幼兒記憶內容少,記憶時間短,容易把“規則”忘了。因此,在活動前,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經常提醒幼兒注意規則。
三、指導孩子學會行為控制。
由于幼兒無意打人行為大多來自某種沖動。因此,教師要要指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例:在活動前,認識活動中“規則”的意義,活動中輔導孩子們積極進行自我要求。
四、對孩子的每一次活動進行評價。
幼兒的自我意識較差。他們不像成人那樣能夠在活動之后進行反思。因此,在活動后,教師要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
當然,孩子們打人行為雖是無意識的,但畢竟侵犯了他人,因而進行適當的控制,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十分必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