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20:01:29
在教育改革漸趨深入的今天,幼兒教育也以其特有的姿色,在改革的浪潮中翻起層層波瀾,多種理論流派和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由邱學華先生提出的嘗試教學法,經過實踐、論證、運用。如今已果實累累,它能根據教育教學的特點和孩子的心理特征,把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孩子的主體作用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嘗試的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它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激勵孩子去做一做、摸一摸、練一練、試一試去獲得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困難,充分體現了孩子的主動學習。它針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百般依賴等特點,讓幼兒自己先去想、自己試著做。培養幼兒勇于探索、勇于創作、開動腦筋的良好習慣。因此,我覺得邱學華先生提出的嘗試教學理論和方法真正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和幼兒教育的特點,也是發展幼兒創造思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科學方法。
我在實踐工作中結合自身的特點正著手嘗試運用嘗試教學法于幼兒教學中。現就個人運用嘗試教學法談幾點體會:
一,通過操作練習,引導幼兒大膽嘗試
在教學活動中各科教學是幼兒學習知識本領的天地,這里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嘗試機會。讓幼兒去試一試、想一想、激發幼兒嘗試欲望和主動探索的熱情。為幼兒指明探索的方向,時刻鼓勵幼兒直至探索成功。如:在認識圖形時,讓幼兒先試著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使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分辨出多種圖形,開拓思路,再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讓幼兒大膽想象、大膽拼擺、添畫、創造出新的物體。如:啟發幼兒用幾何圖形拼貼出房子、花、汽車、樹、人等。在半圓形上添畫出烏龜、孔雀、西瓜、船等,從中讓幼兒初步嘗到成功的樂趣。
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一般是比較枯燥乏味,對3~5歲的幼兒來說不易接受和理解,運用了嘗試教學法后,原來枯燥乏味的數學活動,現在變成了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學,使幼兒能夠主動而且輕松的學習知識,對數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如:在學習相鄰數比較多少時,我首先讓幼兒玩“搶皮球”的游戲。幼兒在搶完皮球后,每次都有一個幼兒沒搶到皮球。我就問小朋友:“這是怎么回事,怎么總是有人沒搶到皮球呢?”小朋友門議論紛紛。這時有一位平時較聰明的小朋友說:“我發現小朋友多皮球少。”那么到底是不是呢?我就讓小朋友再做一次游戲后啟發他們數一數,通過他們自己動手點數使他們明白,小朋友比皮球多一個,皮球比小朋友少一個,由此推出5比4多1,4比5少1。而后,我又調整了一下皮球數和幼兒數,經過再次游戲和點數后,他們懂得了相鄰的兩個數總是存在著前面的數比后面的數少1,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的關系。這樣通過幼兒一系列的嘗試活動,小朋友自己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這種教法強調的不是先把結論告訴幼兒,而是變幼兒被動接受為主動嘗試探索尋求,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試一試,大大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不僅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而且也促進了孩子智力的發展,學習興趣比以前更加濃厚。孩子們初步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