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2 19:45:55
(2)日常體育活動中的隨機教育
《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中提出:幼兒要學會面對危險的事情能及時做出反應,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動作,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由于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活潑好動,所以在日常體育活動中經常發生一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傷害行為,如:有的小朋友在蕩秋千的時候會在后面推一把讓他蕩得高一點,沒有想到自己還站在原地會被蕩回來的秋千撞傷,每當發現這方面的情況時,我都會立刻幫助幼兒分析這些事情易引起的危害和后果,讓幼兒深刻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嚴重性,增強其自我保護及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意識。
(3)多聽多看多討論
要讓幼兒學會用各種感官去主動感知事物的特征,并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為幫助幼兒掌握自我保護的知識,我在班內開設了“討論角”,里面放有許多體育活動的新聞資料及圖片,供幼兒自由討論,另外我還自己編制了一些小圖片(上面畫有人物的正確做法和錯誤做法),供幼兒判斷其行為的對錯,從中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還可以請幼兒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的其他方法,以便互相學習。我還自制了一些有關自我保護方面的課件、錄象及圖片等,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給幼兒,使幼兒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
(4)與家長及時溝通、家園配合,共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保持與家長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地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教師和家長應多溝通,互聽(互相聽取幼兒在家或在園的表現)、互說(互相說說自己在這方面的看法和做法)、互相幫助,還可以請在這方面做的好的家長介紹經驗,做到家園合作,使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真正得到關注和提高。為此,我時常建議孩子的父母應該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經常與孩子一起玩親子游戲,解開束縛在孩子身上的“繩”讓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頭頂藍天,腳踏草地,沐浴陽光雨露,,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玩。
二、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1、利用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來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年齡雖小,但他們也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和成人一樣,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擇友原則,交友方式。在每次的全園戶外大活動之后,孩子們都找到了許多大大小小及同齡的朋友,有的仍然是自己班的孩子,他們的感情便會隨著活動的多次進行而升華。每次活動都會看見那些好朋友都在互相幫助,遇到不安全的時候都會互相提醒并幫助解決,因此同伴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也有促進作用。
2、運用大帶小的混齡活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的能力
體育活動本身蘊藏著許多刺激,如冒險、克服困難。由于有冒險、克服困難的精神,其活動的能力就更強。一般小中班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容易退縮,而大班的孩子在比他小的孩子的面前則不會退縮,他們表現出了勇敢、創新精神,特別體現了哥哥姐姐好的風范,因此在混齡活動中,中小班孩子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強了許多,而且也勇敢了許多。
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對幼兒健康、順利的成長,避免外界的傷害,及時有效的保護自己和他人有著毋庸置疑的影響,即知識的遷移。但是教育的效果不是永恒的,也要受當時的環境和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對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自我保護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活潑、積極向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