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1 23:52:48
三、表揚要真誠、具體
有一個教育家曾說:“對于難教育的孩子,我們往往感到無能為力,其實并不是這些孩子無可救藥,而是我們教育本身,沿著錯誤的途徑在進行。這個錯誤是什么呢?我們老是想著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我們的動機是好的,但是老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總是關注著他的缺點,一出現缺點就要批評他。那么站在孩子的角度,一次一次挨批評,他的內心會越痛苦,他就會越來越失去信心,甚至就會破罐破摔。”所以,這個教育家就告訴我們做家長的:要善于看到、并不斷鞏固發展孩子身上所有好的東西。教育家們都提倡: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蹲下來,目光和他平等,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發展水平上看待他的優缺點。孩子如果抬著頭聽大人講話,就會形成一種不平等的交往。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話,并不僅僅是指交談的體位和體態,更重要的是指不能以權威的口氣告訴孩子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正確或錯誤的判斷必須由兒童通過自己的實際活動或心理活動來取得經驗,讓孩子感到最終做出的決定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并不是父母強加于他的。要信任和尊重孩子,用和藹、微笑去欣賞,去傾聽他的聲音,用真誠的、鼓勵的口氣同他說話,這能讓孩子感到大人對他是充滿信心的。比如:贊揚時,家長應該恰如其分的表示驚訝、感動、高興,言語表情中有祝賀的含義。有一位教師布置課堂作業后,發現李建趴在桌子上遲遲未動筆,坐在旁邊的女生忍不住說:“老師,李建趴在桌子上什么也不做。”這位老師機智的說:“做作業之前是要認真思考的,可能他正在暝思苦想呢!相信他考慮成熟之后會提筆做的。”這種帶有鼓勵的表揚既真誠又具體,孩子容易接受,也愿意接受。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孩子的自信和成功的欲望就在真誠的期待和鼓勵中逐漸增強。
四、挖掘不明顯的優點加以表揚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理論認為兒童發展有兩種水平:一是兒童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智力水平,二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在第二種水平下的兒童需要借助成人的引導、幫助,才能解決問題。他把兒童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與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這段距離定義為最近發展區。這個最近發展區應是孩子發展的重點,也是家長教育的重點,它提醒家長著眼于孩子最具現實性的發展點,而不是只看到習以為常的優點。要在了解、掌握孩子行為表現的基礎上,關注并及時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以及各種變化,特別要注意挖掘孩子潛在的優點,即把握其發展的可能性,并鼓勵、促進其這方面的發展。對其尚不明顯的優點給予肯定和表揚,會使孩子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潛力的現實性。
五、表揚努力,不表揚聰明
孩子都有被承認的愿望,如果他努力了卻引不起你的關注,有好的行為你不予理睬或不在意,他有可能故意做一些錯事來引起你對他的注意。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應該表揚他,但要著眼于孩子個人的勞動和努力,表揚他努力程度而不要擴大他的聰明程度。孩子經過努力,成績提高了,就表揚他的努力,讓他知道受表揚的真正原因,他就會繼續發揚光大。而表揚他聰明,就可能導致他產生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情緒。從而強化誠實、體現公正,摒棄投機取巧。
六、表揚要分清對象的特點
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塑造差別,每一個孩子都會有不同于別人的優點和缺點,都會是他自己。人人都需要表揚,也都有值得表揚的地方。我們要讓他明白,只要有進步和優點就能得到肯定和表揚,孩子得到了滿足,增強了上進心,其良好思想和行為也得以形成和發展,因而應該針對不同情況予以強化。但表揚和鼓勵要看對象,比如說:意志薄弱的、自制能力差的要單獨表揚,這樣不會損傷其自尊心;優點少缺點多的要當眾表揚,以強化自尊,增強其自信心;表現一直很好的應該側面表揚,預示“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對一些能力較強的或驕傲自滿的孩子,表揚不可過多,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對于一些膽小、能力較差的孩子則應該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有的孩子愛跑、愛鬧,我們就要夸他身體強壯;對于依賴性強和比較脆弱的孩子,應該鼓勵他的勇敢,逐步把他的依賴轉化為一種自強的認知;一些孩子好勝心過強,是因為缺乏自我信心和過分追求外在標準,應讓孩子發展自我支持、與人合作的能力。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孩子必須感覺成功,才能成功。學生不是缺少缺點,而是缺少優點;不是缺少批評,而是缺少鼓勵。一次恰當的表揚或鼓勵可能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