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30 21:32:07
江蘇省啟東市和睦幼兒園 樊碧健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F代教育也正面對著知識經濟的挑戰。江澤民同志指出:“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雖然和人的天賦有一定的聯系,但根本上是后天的培養和教育的結果,靠的是創新教育;A教育是創新人才成長的搖籃,創新意識需要從小培養。而只有富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新的學生。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怎樣使自己具有創新意識,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幼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去考慮。
一.樹立創新教育觀
觀念是導向,手段是基礎,要想實施創新教育,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導航。
<一>教育評價目標的轉變。
創新教育不能把幼兒是否學會某些知識和技能作為評價幼兒的主要標準,而要把幼兒的個性品德,思維方式,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作為評價的主要量值。要注意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以前教師往往都認為那些聽話、懂事、學習努力,老師教什么都認真學什么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那些有自己的主見,上課常提一些問題,使老師下不了臺的孩子,則不那么討人喜歡,認為他們調皮搗蛋,不守紀律。這是不合理的。
<二>師生關系的優化
師生之間應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關系。因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絕大多數人的創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因此,教師對幼兒應做到:尊重、寬容、期待。
首先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創造型的兒童往往具有獨特的人格特征。教師特別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們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茖W研究表明,每一個健康的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創造潛力,而因材施教是挖掘潛力的基礎和保證。陶行知曾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因材施教的必要,“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就是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也受不了,會被燒死。”其次要尊重兒童的創造素質。好奇、冒險、自信,是典型的創造素質。教師要理解和保護幼兒的這些創造性表現,使之成為穩定的心理品質。而這一切“尊重”,都是建立在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上的。幼兒園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幼兒創造力的支持者。
其次要寬容地對待幼兒。心理學研究指出,有創造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偏離常規而感到焦慮不安。兒童也會如此。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充要條件。”實踐證明,幼兒的淘氣往往蘊含著可貴的探索欲望和創造性,不聽話則往往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有主見,頑皮好斗也是一種積極進取的表現形式,而這些都是創造型開拓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因此,教師要以寬容之心來對待孩子“與眾不同”的言行,消除孩子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幻想,鼓勵解決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首創性、互異性和多樣性等,使幼兒在輕松、自由、愉快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
再次對幼兒要多一份期待。教師要樹立“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思想。要以滿懷期待的心理對待每一個幼兒。大家都知道,創造力的發展和表現,具有巨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如水平的高低、創造力表現的早晚、創造力的類型和性別差異等。因此,教師對每一個幼兒要多一份信心,多一份期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