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9 11:51:07
卡介苗你的寶寶接種過卡介苗了嗎?卡介苗預防接種,在“預防接種時間及紀錄表”中名列第一位,寶寶出生后,最先要面對的預防接種就是卡介苗。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結核病,而且是很安全的,但是它的局部反應過程比較特殊,有很多媽媽不甚了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擾。以下是一些常遇到的問題,您一定很想知道吧!
Q?卡介苗(BCG)名稱的由來?
A?卡介苗是一種減毒的活性牛型結核桿菌疫苗,于1921年由法國的卡醫生(Calmette)及介醫生(Guerin)所研制成功的疫苗,為了紀念這兩位醫生的偉大貢獻,所以就將預防結核病的疫苗稱為卡介苗(BacilliCalmetteGuerin,簡稱BCG)(Bacilli:桿菌)。
Q?為什么要接種卡介苗?
A?預防重于治療,接種卡介苗可以使人體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以預防結核病(俗稱肺癆)。嬰幼兒的抵抗力最弱,若受到了結核菌的感染,容易發生急性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而危及生命,因此每一個嬰兒都一定要接種卡介苗。
Q?嬰兒出生后什么時候可以接種卡介苗?
A?正常出生,體重在2500克以上的嬰兒,出生24小時以后,就可以接種卡介苗,最遲應該在1周歲前完成接種。
Q?早產兒什么時候接種卡介苗比較比?
A?如果家中沒有傳染來源,早產兒最好在出生六個月后再接種卡介苗,但如在半年內體重已經超過2500克,經醫生檢查發育正常的也可以接種。
Q?出生后有黃疸的新生兒,何時接種卡介苗為宜?
A?暫時不要接種,應等癥狀消失后經醫師檢查已完全恢復正常時,再接種。
Q?要到什么地方接種卡介苗?
A?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出生第一針”,所以在產院、產科新生嬰兒一出生就應該接種。如果出生時沒能及時接種,在1歲以內一定要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門診或者衛生防疫站計劃免疫門診去補種。
Q?接種卡介苗后,局部會有什么反應?
A?接種卡介苗后約一至二周,局部會呈現紅色小節結,以后逐漸長大,微有痛癢,但不會發燒;六至八周會形成膿泡或潰爛;十至十二周開始結痂,痂皮脫落后留下一個微紅色的小疤痕,以后紅色逐漸變成膚色。
Q?接種卡介苗后,局部有膿泡或潰爛要如何照護?
A?接種卡介苗后局部有膿泡或潰爛時,不必擦藥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潔,衣服不要穿得太緊,如有膿液流出,可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拭凈,不要擠壓,平均約兩至三個月自然會愈合結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脫落,不可提早把它摳去。
Q?接種卡介苗后,引起淋巴腺腫大,經常發生在什么部位?有什么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嬰兒接種后,在同側腋窩偶爾會有淋巴腺稍腫大的現象,并不要緊,它會自行消失。淋巴腺腫大,多在左側腋下,但偶爾也有在鎖骨下或頸部發生;一般可以在發生部位皮下觸摸得到可移動性的腫大淋巴腺;如果已經化膿時,則會與皮膚相連,有時局部會有化膿白點出現。發生淋巴腺腫大的主要原因是與個人體質有關,接種年齡越小越容易發生,此外與接種疫苗的種類或接種太深,如接種在皮下,也有關系。
Q?如果發生淋巴腺腫大,要怎么辦?
A?在接種卡介苗三個月內有淋巴腺腫大,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在三個月后仍然還有腫大,請到結核病防治所就診,醫生會根據需要給予用藥,服藥一段時間后會逐漸消失,并不需要用外科手術治療。
Q?什么情況不可以接種卡介苗?
A?(1)疑似已得結核病及疑似已被結核菌感染的人,應先經結核菌素測驗,確定沒有被結核菌感染,才可接種卡介苗。(2)罹患急性熱病、發燒、皮膚病、嚴重濕疹、慢性病,及早產兒或體重在2500克以下之新生兒,都暫時不要接種卡介苗。(3)先天及后天免疫不全的人,絕對不可接種卡介苗。
Q?嬰兒在醫院出生二十四小時后,已經接種了卡介苗,但未留下任何痕跡,是何原因?如何處理?
A?已經接種卡介苗,但未留下痕跡,其可能性為:(1)紀錄錯誤,已紀錄接種其實是遺漏未接種;(2)發生反應時間未到,有時反應是在平均發生反應期間稍后才開始;(3)操作技術上發生誤差,如:未注入足量的疫苗?梢栽诮臃N后三個月作結核菌素測驗,如為反應陰性,則再接種卡介苗一次。
Q?出生后立即接種卡介苗,和六個月后接種效果是否有差別?
A?卡介苗接種是否已成功地引起人工感染,一般都以接種后結核菌素測驗變成陽性的比率作為指標。根據文獻報告,出生后24小時立即接種,接種后結核菌素測驗變成陽性的比率,常較出生數月后接種為低。但如果出生后太久才接種,又擔心在這么長的時間內,會受到有毒結核菌的感染。在傳染來源很普遍或家中有結核病人的狀況下,就越早接種越好;反之,小寶寶未滿月前少有機會接觸外人,也就是少有被結核菌感染的機會,若出生時在醫院沒有接種,等滿月后到就近的衛生所接種就可以了。
接種卡介苗后有啥反應
接種會使嬰兒有輕微發燒,24小時內要檢查他的體溫,如體溫有升高按規定劑量給予服用好退燒藥(按醫囑服用)。在注射部位可能出現小的硬塊,可能持續數周但不必擔心,可給予熱敷,尤其是三合一疫苗注射'麻疹疫苗接種10天后,可能發生皮疹及發熱。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3周后,孩子的面部可能有輕度腫脹,如果接種有發生其他癥狀,或者她哭的聲音與平時不同或體溫升高到38℃(100.4F)以上,要即刻看醫生。
預防注射應注意事項
雖然免疫接種在短期內給嬰兒帶來輕微的不適,但卻是安全的,然而如果你的嬰兒曾有過驚厥,或者在近親中有癲癇者,百日咳疫苗使嬰兒出現嚴重反應的可能性增加,所以要和醫生商討。如果嬰兒患感冒或全身不舒服,或者在預定注射免疫接種前一周內正在用抗生素,都不要進行免疫接種。
與其他的疫苗相比,卡介苗接種后的反應似乎要大些,其實也不必害怕。
一般來說,卡介苗皮內注射在2~3周后可形成紅硬小膿疤,以后破裂而成小潰瘍,再經1~2周結痂脫落。
接種后出現反應不必包扎,如正在排膿,可涂1%紫藥水或各種油膏(10%磺胺油膏,2%氨基水楊酸鈉或10%異煙肼油膏),潰瘍處不可貼橡皮膏或膏藥。
局部淋巴結腫大的,可用熱敷,若無效,可待軟化后抽膿,同時注入10~20毫克鏈霉素,一般不要做手術。
接種卡介苗不成功怎么辦?
我的寶寶十個多月,剛出生接種了卡介苗到三個月檢查時沒有成功;半歲以后又接種一次也沒有成功,醫生說這種現象比較少見,個別孩子需要接種多次,請問專家這是怎么回事?接種次數多了會對孩子有何影響?
嬰兒專家回答:
一般孩子對卡界苗反應都很敏感,但不成功的也有,要使您的孩子第二次也沒有成功,說明身體對它無何反應,說明孩子對它不敏感。以前來看結核病在我國有上升趨勢還應再種,對身體不會有不良反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