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7 22:33:36
“太歲”到底是何方神圣?昨日,傳說中“太歲”的真身——“肉靈芝”運抵溫州博物館,它們將從本月20日起正式展出。
這次來溫展出的兩個“太歲”小的36公斤、大的46公斤,分別于2004年和2006年在黃河畔發現,來溫展覽期間,兩個“太歲”都將在水中亮相,而且是楠溪江的江水。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用了60來桶楠溪江水才裝滿“太歲”泡澡的兩個玻璃缸。兩個“太歲”一動不動呆在水中,像兩大塊鹵熟的牛肉,表面富有彈性,輕擊則內心中空,表皮的切口處甚至能發現一縷縷肉的肌理。
“太歲”的收藏者王海鷹介紹說,“太歲”是不同于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生物形式,有生長、發育甚至繁殖的能力,切開“太歲”還能發現有類似肥肉、瘦肉的區別。他收藏之后,平日里也就用黃河水養在水缸里,夏天1個月換一次水,過一段時間把它們拿到黃河里“放養”一次,而“太歲”就這樣緩慢地“長大”,甚至原來村民留下的切口也慢慢愈合,而“太歲”呆過的水被不少人要去作為治病養生的藥物。
“太歲”到底是什么?據了解,西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和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的專家將其外觀形態和組織結構比對之后,認為它就是《本草綱目》的“肉靈芝”。但現代生物學至今卻無法給“肉靈芝”作出明確界定,只是根據生物進化譜系,將其定位為介于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的原生生物體,因此它也被稱作“生物和氏璧”,被認為是一切動植物的祖先,其產生的年代可以上溯到5億2千萬年前的寒武紀。
“就像站在進化的門檻上,向左是動物,向右是植物或菌,但它卻停滯不前。”市博物館館長金柏東推測說,由于這種罕見的神秘生物含有多種未解的物質,又有神秘的藥用效果,古人便把它與長生不老藥聯系在一起,在歷代帝王都尋找“太歲”的故事中,便有秦始皇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的記載。堪輿學把木星稱為“太歲”,“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一種文化忌諱,人們認為向著“太歲”的方位興建土木就會招致災禍,1965年溫州白象塔出土的北宋彩塑造像中有一尊“木星供養像”,其背后題記表明這尊像正是在道場中使用的。
據悉,博物館屆時會將該像與“太歲”本體一同展出,讓觀眾更全面了解“太歲”文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