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5 23:01:32
我國戲劇中的臉譜,早在幾百年前就出現了。在十二三世紀,宋雜劇金院本的演出中,就已經創造出以面部中心有一小塊白斑為顯著特點的丑角臉譜。到十七八世紀,凈角已能扮演很多不同性格的正、反面形象,化裝藝術也開始多樣化了。京劇是在19世紀初期形成的,它的勾臉藝術又有了進一步提高。
五彩繽紛的京劇臉譜這種造型藝術,不是一般的面譜,更不同于面具,這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形式。它同京劇的唱腔、音樂、舞蹈、服裝的藝術造詣一樣是很深湛的。臉譜體現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千人一面,
一個模樣。京劇臉譜多達幾百種,每個臉譜都有一種主色,以構成人物的基本色調,如紅色表示忠勇、正義;黑色表示剛直、果敢;白色表示多謀、狡詐;黃色表示勇猛、殘暴;藍色表示堅毅、勇敢等。這種主色也是自然膚色的藝術描繪,主要夸張眉、眼、嘴、鼻和腦門五個部位。構圖式樣分整臉、三塊瓦臉、六分臉、碎花臉等多種。譜式以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為依據,即使同一譜式,不同人物,各部位的線條色畫和色彩處理也不同。演員臉型不同,勾畫也不一樣。
京劇臉譜不僅具有強烈的民族藝術特點,還能表達廣大人民的感情和愛憎,辨忠奸,分善惡,寓意褒貶。如李逵的臉譜要整臉,不要碎臉,才能完整體現出他特有的既善良正直,又帶粗魯的性格;張飛是蝴蝶譜大花臉的形象;表現豪爽通達的性格;楚霸王是壽字眉,魚眼改寬,通天眉一直拉下來,象征英勇無敵,不可一世,又有垂喪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