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5 21:05:57
誰都知道,動物、植物、微生物等都是有生命的,而沙子、石頭和水等則是無生命的,這比較容易判斷。但是,一束插在花瓶里并被剪斷了根莖的鮮花,當它們還在散發著芬芳、盛開著花朵的時候,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呢?一片落葉,當它的翠綠尚未褪盡光彩的時候,是有生命還是無生命呢?機器人,它也會"自動"地做事,對外界也會產生反應,仿佛生命體一樣,然而,它并不具有生命。生命是什么?世間萬物必須具備什么樣的性能,才能加盟生命的家族呢?
地球上的生命雖然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卻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正是這些基本特征的存在,才使生命體有別于無生命體。
生物學家依據生命體的共同特性,歸納出生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都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基本單位都是細胞,都會消耗能量、攝取食物和排除廢物(新陳代謝),都會繁衍后代(自我復制)。
在顯微鏡下觀察生物,我們能夠看到細胞的本來面目,這些互相間隔的"小房間"就是生命的基本單位,就像人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一樣。它們以蛋白質為基本材料。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主要是通過蛋白質的運動來實現的。核酸也存在于一切生物的細胞中,對生命體的發育、生長、遺傳和變異等生命活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核酸都是復雜的化學物質,生物中含有許多復雜的化學物質,當生物活著的時候,這些化學物質就不斷地進行一連串的化學反應,即進行新陳代謝,這樣才能維持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運動、繁殖等等一切生命活動,維持生命體的生存。而通過另外一個重要的生命過程——自我復制,各種生命體則產生出與自身同種的后代,使生物物種得以延續,從而使地球上的生物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此外,生物還有一些相同的復雜生命現象: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有從小到大的生長過程;能將上一代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性傳給下一代(遺傳);上代與下代在遺傳過程中會出現差異(變異)等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