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3 20:23:49
1983年,世界建筑界的“諾貝爾獎”—普里茨克獎被一位出身于東方民族的建筑師獲得。這位建筑師的建筑“作品”遍布于全世界,法國人贊譽他的建筑設計“征服了巴黎”,美國人稱他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筑家”、“世界建筑的華裔皇帝”。
那么這位了不起的建筑家是誰呢?他就是從小在享譽中外的蘇州獅子林中長大,在青少年時就癡迷于高樓大廈,后來到美國學習建筑并學有所成,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現代建筑大師的美籍華人貝幸銘。
貝幸銘1917年出生于中國廣東,在上海受高等教育。1935年赴美國。
1948年起任W.澤肯多夫的地產公司建筑部負責人,參加設計投資巨大的工程項目。1955年,他在紐約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
貝幸銘認為應該從整個城市的規劃結構出發而不是孤立地對待個體建筑。他的事務所有由規劃專家組成的部門,專門負責在個體建筑設計前探討設計方向,并在設計過程中協調個體建筑與城市規劃之間的關系。他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創造了許多出色的個體建筑,并且這些個體建筑又使鄰近區域的面貌改觀,推動城市發展。他對蒙特利爾、丹佛、費城、波士頓、紐約,以及新加坡等大城市的舊區改造和新區開發作出了貢獻。
貝幸銘的建筑風格一般認為受格羅皮烏斯的影響。他通過包括業主在內的有關方面的通力合作來體現自己的建筑創意,他善于在建筑設計中運用抽象幾何形體,巧妙運用石、混凝土、鋼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在他那顯示出強烈雕塑性的建筑作品中,還能找到借鑒勒·柯布西耶和卡恩的痕跡。作為一位華人建筑師,他從來都把建筑設計同中國歷史、文化聯系在一起。在建筑創作上,他反對把古代建筑的某些構成部分生硬地附加在現代建筑上,主張尋求恰當的途徑來表達中國建筑傳統的本質,而不膚淺地因襲過去的形式。
貝幸銘是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英國皇家建筑學會會員、美國室內設計協會榮譽會員、美國設計科學院、國家藝術委員會成員。他曾多次獲獎,其中包括1974年美國建筑師協會金獎和1983年普里茨克建筑藝術獎,他的代表作有科羅拉多州美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音樂廳、新加坡中國銀行辦公樓、達拉斯市政廳、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波士頓肯尼迪圖書館、巴黎羅浮宮擴建部分、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等。
達拉斯音樂廳是貝幸銘設計的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它坐落于達拉斯市中心區的一個藝術小區。音樂廳可容2200多人,其座席分布在池座和沿觀眾廳四周布置的挑臺、包廂中。在建筑平面構圖上,矩形的長邊正好面對達拉斯藝術博物館,兩個建筑物之間建立起某種呼應的關系,加強了藝術區的藝術氛圍。
達拉斯音樂廳外觀造型具有鮮明精確的幾何特性,戲曲線和曲面的運用以及追求布局的不對稱性,在外觀和光影的變化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由于玻璃幕墻在柱網內外的游走穿插和曲直變化,加之建筑物輪廓的起伏跌宕,使音樂廳在幾何意味的基礎上增添了雕塑感。各個立面在統~的基調上又有自己的風采,此外還盡量照顧到與匹周建筑及環境的關系。在主要人口立面上運用了二度空間的處理手法,形成份個巨大的畫框,使建筑構圖在不對稱的前提下更好地達到均衡,同時使觀眾透過畫框看到極富戲劇性的、平面為一弓形的休息廳,增加視覺上的層次感,同時更能保持主要人日的突出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