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3 11:46:29
睡眠問題不僅是醫學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現代人睡得過少和睡得過晚的問題日益普遍,已經成為一個公共健康話題。在近日由中國科協舉辦的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有關睡眠的社會問題引起學者的高度關注。
人為什么要睡眠,作為一個生物體,人的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這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物特性。人要有足夠的時間睡覺,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違背這一規律就要付出代價。
但除了正常睡眠之外,現在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睡不好覺,另一個是睡不著覺。發生這種情況的人很多,有年紀大的人,也有年輕人,不同的職業,發生的也不完全一樣。為什么睡不著覺,專家們認為,社會節奏的加快,信息量交流的擴大,使得睡不著覺的人越來越多,由于各種壓力,想得太多,開始是睡不著覺,緊接著就是睡不好覺,再發展下去由于興奮和抑制交錯失調,睡眠障礙就變成了一種疾病。專家們認為,社會壓力、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對睡眠的影響,都與社會科學密切相關。
上海市中醫醫院的徐建說,他們從2002年開設失眠專科以來,就診率不斷攀升,從最初的年就診人次4000人,到去年已達近2萬人次,上海還有一個中醫失眠癥協作網絡,就診量也在大幅上升。
失眠癥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引起學者們的高度關注。人群的發病率為什么這么高?原因很復雜,近幾年,從臨床醫學、基礎研究、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專家們指出,失眠癥是社會心理學上共病的典型表現。解決起來,需要醫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面的配合。
但專家們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即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作息時間安排。通過大量臨床觀察,醫生們發現,大量失眠癥的發生,是違反生活規律造成的。他們提出要尊重自然,控制工作時間。在城市的寫字樓里,現在工作時間大部分都是超時工作,以前還有午間休息和中間操,現在也都被忽略了。在大部分病人當中,有好多病人最初是從睡眠時間過少以及睡眠過晚等等開始,慢慢就發展到失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