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2 23:37:43
學習困難組兒童92%有各類心理衛生問題;而優良組僅22%。心理衛生問題主要是注意障礙、多動癥,學習興趣缺乏,學校適應不良,社會交往不良,脾氣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成熟遲滯(智力發育正常,但行為幼稚、腦功能發育輕度障礙。自控能力差)等。據統計,就學習興趣缺乏問題來說,兩組差異甚大,學習困難組兒童34%左右對學習無興趣,為優良組兒童的10倍。
有些兒童患有多動癥,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他們無任何興趣愛好,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即使在看一般兒童所最喜歡的電影、電視漣環畫以及體育比賽游戲節日等等的時候,也不能全神貫注,而是手腳不停、忙忙碌碌;就是在嚴肅、陌生的環境中,他們仍不能控制自己。這類兒童入學后往往同時出現學習困難。多動癥兒童情緒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常不加思考,往往會做出危險動作或破壞性行為,甚至自傷、傷人。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多動癥的發生率占在校小學生的5%左右。有些多動癥兒童,對周圍人影響較大,被發現較早,也可較早就診,他們中多數是老師建議而來就診的。有些多動癥兒童,思想不集中,小動作較多,但不影響他人,所以被發現較遲,一般到小學較高年級時,學習發生困難了,才由家長帶到醫院就診。
如何在家庭中早期發現孩子的多動癥呢?家長可使用,“童多動癥量表,并按照量表的要求,給孩子打分。
兒童多動癥量表的內容為:
1.活動過多。
2.容易激惹,好沖動。
3.打擾其他兒童。
4.做事有頭無尾。
5.經常坐不住。
6.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心。
7.要求必須立即滿足。
8.好大聲喊叫。
9.情緒變化快。
10.易發脾氣、暴躁,做出不可預料的行為。
評分標準:沒有“為0分,”稍有“為1分,”多“為2分,”很多“為3分。”如果總分大于10分,就應引起重視,必要時可去兒童心理門診咨詢。
不可亂套“多動癥”帽子
為了不使診斷擴大化,目前精神醫學對兒童多動癥診斷有如下診斷標準:起病于學齡前期,病程至少持續6個月,并具備下列行為中的4項。
※需要其靜坐的場合難以靜坐,常常動個不停。
※容易興奮和沖動。
※常干擾其他人。
※做事常有始無終。
※注意力難以集中,常易轉移。
※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要產生情緒反應。
※經常多話,好插話或喧鬧。
※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
※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
※動作笨拙,精巧動作較差。
醫生診斷時還須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兒童期精神病、焦慮狀態、品行障礙或神經系統疾病所;引起的多動癥狀。
多動癥的綜合治療
在學習困難兒童中,因多動癥引起學習困難的占相當大的比例。從事心理工作的
醫生對這類患兒采用綜合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綜合治療就是把學業補缺、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三者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采用綜合治療方法后,據統計,低年級多動癥學生平均成績提高20分左右,高年級多動癥學生平均成績提高10~20分,不少學生由班級的差生躍居為優等生。家長和教師一致認為對多動癥兒童采用綜合治療的效果是好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