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21 00:31:49
異食癖多發生于孩子2~5歲時,一般情況下,孩子只是常常咬玩具、衣襟、書本,啃指甲等,但極少吞食。產生吞食并形成習慣后,即形成異食癖。如不讓吞食異物,孩子就會情緒憂郁,焦躁不安。
病因
異食癖的發生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過去一直認為是因體內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引起的,但研究發現,正是因為患兒吞食大量的粘土和異物,才造成他們體內的鐵、鋅等吸收障礙。專家還發現,發生異食癖的患兒也較多受到家庭破裂、父母分離、缺少情感關懷、受虐待、缺乏伙伴等心因性影響。因此越來越多的醫生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家庭治療
嗜異現象是一種心理失常的強迫行為,往往與家長疏忽對孩子的照料或環境不正常有關。剛開始時,孩子可能因為缺乏照顧,擅自拿取異物吃,日久成為習慣,變成不易解除的條件反射。因此,發現孩子有嗜異現象時,家長要多給孩子些關心,切忌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的異常表現,更不要對孩子施以責罰,甚至捆縛孩子的手足,這樣不但不能解除嗜異習慣,反而使他暗中偷吃不潔之物,后果更嚴重。
平常生活中,家長要經常注意孩子身心健康所需的基本條件,如提供全面營養,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同時,還要注意精神食糧的供給,每天下班后,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親昵、玩耍,以滿足他情感及心理上的要求,避免孩子向不正常的方面去尋求刺激和安慰。對年長的孩子可進行心理疏導,調整家庭環境及行為矯正治療。嚴重病例,要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并服用適量改善情緒的藥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