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8 21:45:48
每位父母對寶寶的身高總是非常關心,希望寶寶長得高長得壯,但是作為人群而言,高矮是平衡的,所有的身高標準都是以一個正常人群為依據制訂的,平均身高就意味著一半人的身高比它高,一半人的身高比它低,不可以強求。
我們把正常人群中調查的身高數據按百分位數法統計,低于第三百分位數者稱為身高偏矮。在這些偏矮的人群中,有報道表明,只有1%屬于生長激素缺乏或可以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矮小;其余在排除一系列矮小原因后,被診斷為“特發性矮小”,意思也就是不明原因的身材矮小,影響因素包括: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這些患兒所占比例在80%以上。在兒童保健系統管理中,醫生十分重視這部分寶寶的身高,以做到早發現和早治療。
監測身高的幾個項目
所有寶寶出生后滿28天,就要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門診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接受生長發育指導。
有關身高的項目主要有對身高進行評估、計算身高生長速度。一般,生長速度正常的寶寶,在1歲以內全年身高將增長24~25厘米,1~2歲要增長10~12厘米,2歲以后到青春發育前期,每年增長幅度約5~8厘米。
而生長速度較慢則是從年身高增長速度來看的,即0~2歲低于上述正常速率的70%,2歲以后至青春發育前期,每年的增長速度低于4厘米。
兒童測量身高后,由保健人員對照《上海市0~6歲兒童標準身高參考值》比較,按年齡來看身高是小于P3值(指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的,則初步判斷身高偏矮,但這并非是指孩子有病,因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兒童低于該標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