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7 20:57:04
人體內99%的鈣、85%的磷以羥磷灰石的形式構成骨鹽存在于骨骼及牙齒中。嬰幼兒在出生第一年生長最迅速。1周體重增長3倍,身長增長O.5倍,這就需要大量的鈣鹽沉積在骨組織內促進新骨的形成和骨的生長。體內鈣量從出生時25克左右增至75克,除正常代謝需要外,平均每天還需沉積鈣140毫克。沉積在骨組織內的鈣鹽經常不斷地通過骨組織液和血液內的鈣離子進行交換。據估計,血液中的鈣離于每分鐘約有1/4與骨組織的鈣離子進行交換,并保持動態平衡。血液中的鈣離子必須維持一定的濃度,這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都是至關重要的,低鈣時,使人體神經興奮性明顯增高;易引起抽搐。
當人體鈣吸收不足的時候,就要動員骨鈣來保持血鈣的正常,用以維持左常生理活動及神經功能。嬰幼兒只有保持骨鈣的正平衡,即每日平均骨鈣沉積超過140毫克,才能達到正常骨骼發育曲需要量。骨鈣的沉積大大超出骨鹽的溶解才能迅速地生長發育。如果骨鹽沉積速度過侵,沒有達到骨的溶解速度就會引起骨骼變形,生長發育遲緩甚至停滯,引起佝僂病。
我國膳食標淮供給量規定嬰幼兒每日需攝入600—800毫克鈣。據幼兒機構膳食調查表明,嬰幼兒及兒童鈣的攝入量僅達到標準供給量的30—40%,這也是嬰幼兒佝僂病經多年防治而患病率下降不明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嬰幼兒期一定要注意補足所需要的鈣,才能有效地保證骨骼健康發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