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7 20:54:26
從媽媽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在輸卵管中結合的那一刻,“小寶寶”就開始孕育成長了,等到妊娠十月瓜熟蒂落時,他已是一個眼、鼻、口等各個器官俱全的“小人兒”。但是,“小人兒”畢竟和成人不一樣,雖然五臟六腑齊全,但功能發育卻不完善。
3歲前消化酶作用弱,不能照搬成人飲食
“嬰兒一生下來,身體發育就特別迅速,頭三個月的體重以每月1公斤的速度增長,而身高在第一年也會生長25厘米。”李玉琴說,身體的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但小寶寶的消化系統卻沒有發育成熟,他們的消化道黏膜薄、胃容量小、消化酶少,導致腸胃消化吸收能力差,一旦攝入的營養物質過多,腸胃就“負荷”不了,容易腹瀉、食積。
保護寶寶的消化系統,首先從控制飲食入手。4個月前,寶寶唾液中淀粉酶作用很弱,不適合添加米粉等淀粉類食物;6個月后,要嚴格遵循“由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從稀到稠”的輔食添加原則,給寶寶的胃腸道一個適應時間;3歲后,寶寶的消化系統基本發育成熟,這時才能照搬大人飲食。
其次,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潔凈的生菜瓜果,可以防止病菌侵蝕腸胃。
最后,要定時排便,以便及時排除體內的毒素、廢棄物。
3歲前大腦發育很關鍵,避免腦損傷和暴力刺激
寶寶出生時,大腦的重量約是成人的25%,雖然結構初具雛形,但功能很差。
“不過,大腦發育速度遠遠超過身體發育,6歲時人腦量已達到成人的80%,腦功能基本發育完善。”鄭州市兒童醫院兒保科主任朱曉華說,尤其3歲以前是大腦發育高峰,其后發育速度逐漸減慢。
為抓住這個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一定要保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種營養物質供應充足,保證每天10小時的睡眠時間和30分鐘的運動。
另外,避免孩子出現腦損傷以及暴力侵害,保持家庭和睦,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大腦和智力發育。
“3歲以前,也是腦癱等腦功能受損的孩子進行干預治療的關鍵期,越早進行功能訓練,對腦功能改善效果越好。”李玉琴說,對于早產兒、出生缺氧或者母親是妊娠高血壓的新生兒,出生后就要定期檢查大腦發育情況,及時采取必要的功能訓練。
3歲前,隨著大腦功能的不斷完善,也成為語言功能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家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說話,說話聲音要慢、音調要清楚,借助一些圖片或實物,更好地幫孩子記憶和理解語言表達的含義。
嬰兒皮膚、視覺易受傷,家長要小心呵護
除了呼吸、消化和大腦功能發育需要一段時間,嬰幼兒的皮膚、視覺功能也不是一出生就健全的,李玉琴提醒家長要小心呵護孩子的皮膚和眼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