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7 09:21:04
34歲的李女士結婚7年,一直沒有懷孕。前日經檢查,原因在于男方精子數量少、活力差。醫生建議他們做“夫精人工授精”(即用丈夫的精液進行人工授精),可李女士怎么也不愿意,“我要做”試管嬰兒“,成功率高一些。
同濟醫學院生殖醫學中心教授蘇南介紹,不少患者和李女士一樣,因擔心自己年齡大,想一次成功,拒絕做“夫精人工授精”。
與此同時,一類患者盡管做“夫精人工授精”幾次失敗,仍不放棄。據了解,這些患者因覺得在輔助生殖技術中,“夫精人工授精”更接近自然受孕。
蘇南說,進行“夫精人工授精”有一定的適應癥:男方精子數量少,或活率、活力較差,或精液液化異常以及男方先天性尿道下裂,女方因宮頸粘液分泌異常、生殖道畸形等,成功率在20%左右。
相比較而言,第二代試管嬰兒也是幫助少、弱、畸精子的受孕,解決的是男方問題,成功率可達40%左右,但費用為三四萬元,是“夫精人工授精”的十倍左右。在國外,做三個周期的“夫精人工授精”失敗后,才能選擇做“試管嬰兒”。
專家建議,不孕不育者在查清病因后,應結合自己的經濟條件及醫生意見,選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循序漸進的治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