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6 19:48:41
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睡得快一點,特別喜歡給寶寶在臨睡時吃奶。這種喂奶方式是個錯誤的做法,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容易造成乳牙齲齒。
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要避免此后遺癥可在吸完奶水后再塞一瓶溫開水給寶寶吸兩口,稍微清洗口腔內的余奶。
容易發生吸嗆。
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咽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降低食欲。
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里沒有饑餓的感覺,所以以后看到食物會降低欲望。
養成被動的心理行為。
人類因有需求才會去謀取,因餓所以要吃,因冷所以要穿衣,因不了解所以要求知。心理行為模式就是這樣逐步發展而成的。寶寶如果從小一切都是被動地由大人準備妥當,連最基本的動物求食行為都未能健全具備,則更何況培養日后在眾人社會中的求知、求發展、競爭求勝利的主動進取心態呢?所以要養成寶寶有主動覓食的習慣,而非被動給予。
寶寶為什么愛睡覺?
新生兒由于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興奮性低,耐勞力差,容易疲勞,所以決定了新生兒總的睡眠時間較長,而睡眠時間和次數又與寶寶的年齡呈正比,年齡越小睡眠的時間和次數就越多,這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新生兒一天中除了喂奶、換尿布、洗澡時間外,基本上有20~22個小時都在睡眠中。
有人統計,出生第一周的寶寶一天里有90%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能使寶寶免受外界的干擾,使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不斷完善,得到充分發育,這是寶寶正常的、生理性的自我保護現象,保護寶寶脆弱的大腦細胞不受外界過度的刺激。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有一部分寶寶為了滿足自己睡眠的要求,連吃奶時也會偷著睡一會兒。
吃奶對寶寶來說是項勞動,加上喂奶時寶寶都依偎在媽媽的懷中,既溫暖又舒適還安全,寶寶確實會享受良好的睡眠環境,但這時的睡眠常不是完全的安靜睡眠,當你把乳頭或奶嘴拔出,寶寶就醒了。
如何讓寶寶不在吃奶時睡著?
一個有經驗的媽媽在喂奶時會不斷刺激寶寶的吸吮,當感覺到寶寶停止吸吮了,就輕輕動一下乳頭或轉動一下奶嘴,寶寶又會繼續吸吮了,必要時還可輕捏寶寶的耳廓或拍拍寶寶的臉頰、彈彈足底,給他一些覺醒刺激,延長興奮時間,使寶寶吃夠奶。只在寶寶吃飽后才讓他好好睡一覺,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喂養習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