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5 13:59:00
結核病
近年來結核的發病率在全球都呈回升態勢,尤其是我國在世界范圍內屬于結核病高發病區。分娩后的女性由于機體免疫功能的“滑坡”,結核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因而乘虛而入,導致產婦結核病發生。而產婦又與嬰兒接觸密切,故可發生“連鎖反應”而危及下一代的健康。
更為糟糕的是產后結核病不易診斷。這倒不是說結核病有多么復雜,主要是不少女性在產后本身即可出現體力不佳、全身虛弱的表現,有時還有低燒,夜間多汗、進食差、奶水減少等現象,謂之“產后虛弱”。而這些“虛弱”癥狀恰與結核病的早期表現相似,很容易“魚目混珠”使結核病成為“漏網之魚”。有資料為證:產后結核病的誤診率高達54.9%,甚至有個別身患結核病的產婦被誤作“產褥感染”治療數月之久。
防范對策
首要一點是提高產婦對患結核病的警惕性,凡是出現上述“虛弱”癥狀的產婦,應及時到結核病專科醫院或醫院的結核病科求醫,以便排除或確診可能存在的結核病,確診后立即與孩子隔離,并積極進行抗癆的系統治療,直至痊愈為止。
脫發
很多女性在生孩子后出現脫發現象,這常常引起她們的不安和焦慮而更加重脫發,脫發的主要原因為:
A生理改變頭發的生長與更新離不開雌激素的滋養,而女性生育后體內此種荷爾蒙水平明顯下滑,引起頭部皮膚代謝失調,從而造成脫發。
B營養不良由于給孩子喂奶,產婦體內的營養物質消耗過多,加上食譜過于單調,導致維生素缺乏,迫使頭發因營養不良而脫落。
C心理失調患抑郁癥或不適應產后生活造成情緒低落,使整個機體代謝功能下降而脫發。
防范對策
弄清了脫發的原因,預防措施也就“應運而生”了。具體為注意養生、精心護發、保持心理健康,同時注重飲食調配,多吃蛋黃、魚、牛奶、水果及蔬菜等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對脫發較多的部位。可用生姜片涂搽,以促進頭發再生。
肛疾
痔瘡、肛裂等肛門疾患是產婦高發的疾病,前者大多是孕期的“后遺癥”;而后者則多與飲食不當(如嗜吃羊肉、狗肉、姜湯、辣椒等熱性或辣食物)、過多臥床、大便干結難解等有關。
防范對策
A產后盡早起床活動。自然分娩者產后1—2天即可下床,初起床時宜先進行一些輕微活動,如抬腿、仰臥起坐、縮肛(像忍大便那樣)等,這對增強腹部肌力、鍛煉骨盆肌肉、協助排便有益處。
B調整食譜,多吃新鮮果蔬,以增加大便容量。少吃或暫不吃熱性辛辣食物。多喝魚湯、豬蹄湯、補充足夠的水分,潤滑腸道以防止便秘。
C已患便秘者切忌強行排便,先試用下列方法治療:石蠟油30毫升早晨一次服,下午即可通便;開塞露一支插入肛門后,將藥物擠入直腸,10—20分鐘后排便。
手足關節痛
部分女性分娩后常感腕部、手指關節及足跟部疼痛。究其原因,是因為體內內分泌改變,而使手部肌肉及肌腱的力量,彈性出現程度不同的下降,關節囊及關節附近韌帶減弱,進而削弱了關節的松弛度功能所致。至于足跟痛,則緣于產后活動減少,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墊因廢用性退化而變得薄弱,對體重支持和運動時震動的緩沖作用大為降低,脂肪墊因之而發生充血、水腫等特異性炎癥而造成。
防范對策
產后注意休息,不要過早、過多地用手干重活,尤其不要經常冷水洗浴或浸泡手足,避免手足部因受涼而發生肌肉和關節疼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