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5 10:39:27
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接受音樂訓練的兒童比沒有接受音樂訓練的兒童在閱讀方面具有更好的認知能力。
據美國合眾社17日報道,長島大學研究人員皮羅和奧爾蒂斯是在對兩所小學的學生進行為期10個月的對比測試后得出上述結論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音樂心理學》上。
在測試中,一所小學的46名學生連續3年接受正規的鋼琴培訓;而另一所小學的57名學生則沒有正式學習過任何樂器,也沒有在課堂上或課外上過音樂課。兩校學生均接受全面的聽、說、讀、寫能力教育。
研究人員在一個學年(10個月)的開始和結束時對兩個小學的學生進行了閱讀技能評估。結果顯示,接受樂器培訓的一組在詞匯和語言表達上均明顯好于沒有接受培訓的一組。
孩子好智商是可以設計的
卡爾·威特說道:“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決定于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于出生之前直到五六歲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據國外神經學專家研究,胎兒從第5周之后形成神經細胞,因此父母親希望寶寶有什么樣的智力,希望能夠在有利的條件下增進遺傳中大腦潛力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先設計的,其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胎教。
★生理方面
·營養充足--飲食上既重質量,又適量,所有養分,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糖類、礦物質等都要充足,但在量的方面,不要過度進補,免得造成胎兒過度肥胖,影響生產過程。
·衣物干凈衛生舒適--不要為了怕身材難看而束腰束腹,如此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展,鞋子也要以舒適為主,不要穿高跟鞋,以免跌倒造成危險。
·休息與睡眠要充足,不要過度勞累。
·適當的運動--夫婦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能為下一代提供較好的遺傳素質,例如散步、慢跑、登山、郊游,這些輕微的活動有助于順利生產,但切記做太強烈的運動或繁重的體力勞動。
·保持身體清潔,避免染上疾病。
·定期產前檢查--不但可以幫助孕婦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也能給孕婦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心理方面
·接受孩子的來臨--不要因為他不是在父母親期待中降臨而拒絕孩子,自己必須先從心理上接受這個現實,這才能有利于胎兒的成長。
·接受孩子的性別--不要苛求孩子的性別及容貌,如果重男輕女,希望孩子出生時把父母親相貌上所有的優點都一一具備,這種期望太大,會給孕婦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使她無法保持平靜的心態。
·夫妻關系和諧--首先丈夫要給予妻子足夠的關心,幫助妻子盡快適應懷孕所帶來的不便與不安,使之保持平和的心情;其次妻子出現失常的心理狀態時,另一方要善于引導,幫助其恢復到正常的心境;第三,夫妻雙方在解決某些問題時要能夠大度地“容忍”對方,以免發生激烈的爭吵;第四就是雙方共同安排有規律的生活程序,以消除某種容易導致心理失調的狀況;第五則是不要看刺激性強烈的雜志、刊物、報紙、電影,以免出現孕婦心理過于激動的現象。
★智力刺激
·孕婦聽音樂--每天聽一些歡快、優美動聽的音樂或活潑有趣的兒歌、童謠,并隨著輕輕吟唱,這能夠為胎兒提供豐富的精神刺激和鍛煉,也為培養智力打下了基礎。
·給寶寶聽音樂--懷孕中期,將一些優美的樂曲通過母親的腹部源源不斷地灌輸給胎兒,培養胎兒的聽力,也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的形成。
·固定地閱讀優美的散文、詩歌。
·經常欣賞名畫、美好的事物與大自然中美麗的山水花草鳥魚等。
·每天和寶寶固定地說話,如早晚同胎兒打招呼,對胎兒講講話,把胎兒當作一個能聽、能看、能理解父母的、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談話對象,而不是對牛彈琴。通過父母親充滿愛意的呼喚與談話,給予胎兒良性的刺激,這能夠豐富胎兒的精神世界,開發他的智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