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4 19:13:34
顧名思義,維生素K缺乏癥是由于缺乏維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礙性疾病,臨床主要見于新生兒出生前三個月內,為嬰兒期較常見的疾病。如果孩子患病,可能會流血不止或腹瀉、抽搐、腦水腫,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或留下神經系統后遺癥。
維生素K,你的寶寶補了嗎?
解放軍458醫院小兒科亢安娜主任表示,單純母乳喂養尤其是初乳喂養的孩子更易患此病,而新生兒濫用抗生素也是人為導致此病發生一大誘因。她提醒,孕婦應從懷孕中后期開始補充維生素K,健康足月新生兒一出生也應立即補充以積極預防此病。
新生兒出血不止
原是患“維生素K缺乏癥”
小材(化名)出生不到一個月時突然高燒久久不退,到診所注射退燒針后針眼出血難以止住,隨后送入院治療。在此期間,小材每天不停抽搐,CT檢查發現其顱內出血,繼而發生腦水腫,在實施引流術后才僥幸保住小材的性命。醫生最后確診其患有“維生素K缺乏癥”。
亢安娜介紹,維生素K缺乏癥是一種獲得性、復合性出血性疾病,由維生素K缺乏引起,以有出血傾向、凝血因子缺乏或減少為特征。
專家介紹,維生素K是參與人體血液凝固的一種重要物質,一旦缺乏,就會帶來“流血不止”等兇險情形。亢安娜表示,在臨床上,維生素K缺乏的患兒大多數是出生后3個月內逐漸開始顯現,這部分患兒絕大多數為母乳喂養,體內維生素K含量偏低,因為母乳中維生素K的成分比例僅為牛奶的1/4,且初乳幾乎不含維生素K,加上母乳喂養者腸道內細菌少,維K合成也少。
維生素K,你的寶寶補了嗎?
擅自用抗生素或致維生素K缺乏
亢安娜特別提醒,臨床發現,不少新生兒患上常見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后,部分年輕父母未遵醫囑自行買藥,導致抗生素濫用,從而人為引發孩子維生素K缺乏。“如果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或磺胺藥,都可能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生長,造成維生素K嚴重缺乏,從而導致嬰兒凝血機制障礙。”專家表示,“嬰兒無小病”,因而針對其用藥必須非常慎重,孩子一旦有任何異常都應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