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3 14:10:31
3歲之前幼兒的飲食喂養問題是關系孩子未來發展的大事,家長因此慎重一些是有必要的。但是過分依賴“理念”喂養孩子會降低孩子生來就具有的吃喝拉撒睡的適應能力。
例如一位爸爸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幼兒園接收,原來他看書上說孩子吃海鮮營養價值高,就頻繁地讓孩子吃黃花魚,結果孩子大便拉不出來,怎么辦呢?夫妻倆就合作人工助大便,丈夫端一盆熱水放在孩子屁股底下熏,妻子用手在孩子的肚子上揉,這樣孩子才能大便。幼兒園怎么會有這種“待遇”呢?另一個愛鉆研營養知識的家長總是讓孩子吃流食,喝鮮榨汁,結果孩子只習慣于咕嘟吞咽,不會咀嚼,所以吃起東西來哽噎過多次,很危險。
因此,營養配餐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過分,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不是光靠“吃”,還有其他很多因素。
專家建議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一個自然的生命過程,家長要把營養配餐和自然成長結合起來——
1.理解營養配餐的本質,不要偏信一本書的介紹。營養配餐實際上是指嬰幼兒生長所需要的基本營養元素,可以通過多種食物搭配達到營養成分平衡,所以只參考一本書提供的“方子”反而不科學。
2.孩子具有生命潛能,適時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這并不是說讓孩子餓著肚子,忍著口渴,來“鍛煉”他;而是說讓孩子保持適度的饑餓感,他對營養的吸收能力反而更好。孩子吃的東西營養價值比較高,如果運動量不充分的話,他就不餓。可是家長覺得一日三餐的時候到了,孩子“應該”餓了,于是硬塞給孩子,這種情況下再好的營養配餐,孩子也不愿意張口。
3.不要在精心的喂養中不經心地培養了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吃一頓營養配餐需要全家人“出場”,爺爺敲盆,奶奶唱歌,爸媽跳舞,保姆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那么孩子可能營養配餐“進口”了,一些不良的生活與行為習慣卻“出手”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