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2 00:36:11
由于干冷少雪的氣候原因,使得我省居民呼吸系統發病率明顯增高。近日,記者從省會多家醫院了解到,因混合感染造成的肺炎患者比往年增加近一倍,不少患者剛有感冒癥狀就已發展成肺炎。有關專家提醒市民,兒童和40歲以上人群尤其應注意防范。
■患者比往年高出一倍
1月9日上午,記者在河北省兒童醫院門診大廳發現,抱著孩子來看病的人群排起了長隊。因感覺不適,孩子的哭叫聲此起彼伏。
據該院呼吸內一科主任鄭華成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因發燒、咳嗽等癥狀前來就診的患兒異常多,“每天頭不抬地看病人,中午要忙到一點多,下午到了6點半也下不了班。”而呼吸科病房里早已“滿員”,不少患兒被家長抱著坐在醫辦室、走廊里進行輸液。
在河北醫大二院記者發現,因肺炎前來就診的中老年人也為數不少。該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馬俊義說,“去年這個階段每天會有2到3個肺炎患者,而今年每天達到6人以上,尤其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多。”
據專家介紹,目前之所以肺炎高發,可能與今年干冷少雪的氣候有關,另外,與支原體或其他不明病毒變異有關,變異后的病毒毒性增強,機體對該病毒沒有抵抗力,容易感染更多人群。
■多數患者為混合感染
由于今年肺炎來勢兇猛,使得不少患者“猝不及防”,有的剛出現感冒癥狀,就發展成了肺炎。
鄭華成說,“很多5歲以上的患兒早期發病急,常常會突然刺激性咳嗽,無痰,持續高燒,一般達到38.5度,甚至40度;肺部早期聽診無明顯變化,醫生很難判斷,而往往在病程3-5天后拍片時,才有病灶出現,多為一側肺感染,以大葉性肺炎為主。”而1歲左右的孩子患毛細支氣管肺炎的最多,多是病毒感染。
據河北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主任閻錫新介紹,造成中老年人肺炎的多是混合感染,“經過胸片、痰培養,發現有的中老年人是細菌感染,也有的是病毒感染,或是支原體感染,但多數屬于混合感染。”
而這種混合感染造成的肺炎在療程上也比普通肺炎要長,“普通肺炎大概要1到2周時間,而今年的肺炎治療時間通常在2到3周,有的更長。”閻錫新說。
■久咳不愈應及時就醫
一旦患上了肺炎,兒童會出現咳嗽、發燒等癥狀,發展下去變成氣急,對嬰幼兒的健康威脅很大,如果患兒同時伴有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則病情更重,而且治療困難,死亡率極高。
對于老年人來說,肺炎發作若沒有及時發現,很容易加重病情,并可迅速發展為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無論是老人還是兒童,都要特別留意。
“肺炎的癥狀都是從咳嗽開始,發燒和不發燒的都有。”閻錫新提醒,如果并未有發燒癥狀,但咳嗽一周以上不見好轉的患者,應該趕緊到醫院就診。這種只咳嗽不發燒的癥狀也是今年肺炎的一個特點。
在預防上,專家指出,要減少去公共場所機會,學校教室及家居要保持空氣流暢,室內要禁止吸煙;應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季節,尤其要注意保持適宜的室溫,但應注意通風;還要注意飲食營養,加強鍛煉,提高抵抗力。如發現患者突然無痰咳嗽,氣喘并伴高燒,應立即到醫院查支原體、血常規及必要的病毒檢查以明確病因,并應按醫囑用藥,不能自行隨意用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鏈接
如何區別兒童肺炎與感冒
據河北省兒童醫院呼吸內一科主任鄭華成介紹,兒童肺炎大多發熱,患病兒童體溫多在38℃以上,經常持續數天不退,用退熱藥只能暫時退熱。但兒童感冒往往持續時間短,用退熱藥后退熱效果明顯。氣管炎和肺炎同是呼吸系統炎癥,在癥狀上往往都呈現出發熱、咳嗽、咳痰、氣促等,但肺炎一般癥狀較重。生活中,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呼吸頻率加以鑒別,判斷孩子是否患了肺炎。2個月以內的孩子,如果每分鐘的呼吸頻率超過60次,家長應高度懷疑肺炎的可能;2~12個月的孩子,如果每分鐘的呼吸頻率超過50次,應懷疑孩子是否患了肺炎;1~4歲的孩子,如果每分鐘的呼吸頻率超過40次,應懷疑肺炎的可能。對于嬰兒來說,如有鼻塞、咳嗽、發熱、精神萎靡、嗆奶、不哭、口吐白沫等任何一個癥狀,都應高度懷疑肺炎的可能。如果懷疑孩子得了肺炎,應及早送醫院治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