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04 22:45:07
TORCH 一 詞是Nahmias于1971年提出的,專指發生在孕期的各種微生物感染所致的一類臨床綜合癥M。包括弓形體(Toxoplasmagondii, Tox)、風疹病毒(Ru bellavirus,R V)、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 MV)、單純疙疹病毒I、II型(Herpessimples Virus, HSV, HSV對胎兒造成影響的以II型居多)及其他感染(Ot hers,包括微小病毒屬、人免疫缺陷病毒、肝炎病毒、梅毒等)。這組病原體均能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還可通過孕婦下生殖道逆行擴散,引起胎兒感染以及胎兒分娩時的圍產期感染,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胎兒宮內生長遲緩(IUGR)、智力發育不全、小頭畸形、腦水腫、聽力障礙等先天畸形,甚至新生兒感染、青春期發育障礙,臨床上稱為TORCH綜合征。
這類感染對孕婦本身影響較小,常缺乏明顯臨床癥狀,但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危害卻極大。并且孕婦感染并不代表胎兒感染,對這些孕婦的胎兒進行產前診斷、確診宮內感染非常重要。這樣既能避免不必要終止妊娠,又能防止異常胎兒出生,而且隨著治療手段的改進,可針對性的給予孕婦/胎兒有效地治療。
TORCH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嚴重影響了優生優育和人口素質,是圍產醫學與優生遺傳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己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鑒于對TORCH感染的潛伏性、危害性的認識,和目前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手段的欠缺,重視對孕婦的產前TORCH感染的篩查診斷,以及對感染孕婦的胎兒進行產前診斷,確診是否存在宮內感染己提上圍產工作的日程。目前,在美國孕婦常規檢查風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梅毒、B組鏈球菌和人免疫缺陷病毒,在我國北京地區也己將圍產期檢測TORCH感染列為常規檢測項目。
根據我國國家計生委科技司的文件,我國出生缺陷的總發生率為73.07——142.1/萬,這些可見的出生缺陷加上出生后數月或數年才顯現出來的缺陷,全國每年出生的先天殘疾兒童約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現代醫學及生物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們對出生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的認識,同時也迅速促進了預防和治療出生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