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育兒 2009-06-04 14:47:53
汗漬斑斑的衣服,扔到洗衣機洗完,上面竟然還殘留著大量細菌;熱辣辣的夏天,回家趕緊開空調,吹出來的涼風卻夾帶著無數致病微生物!專家指出,人們對家居環境的清潔往往集中在廚房和衛生間,但對空調和洗衣機的微生物污染清潔不夠重視,使這兩大家電成為了家居清潔的盲點。
日前,在由深圳綠色人居協會主辦的“現代家庭清潔深度論壇”上,一組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最新調查數據讓在場人士瞠目結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88%的空調散熱片細菌總數超標,84%的空調散熱片霉菌總數超標,而洗衣機的細菌超標率為81.3%,這些數據均超出國家相關標準幾十甚至上千倍。
洗衣機、空調檢出細菌總數雙雙超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師在活動現場公布了北京等地的洗衣機衛生狀況調研結果:洗衣機平均檢出的細菌總數達到13692個/毫升,其污染情況已大大超過我國公共衛生場所用品標準。同時,在對上海的128臺家用全自動渦輪洗衣機進行的抽樣調研中,參照該標準評價,洗衣機的細菌超標率為81.3%,總大腸菌群檢出率為100%,霉菌檢出率為60.2%。其中有70臺洗衣機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霉菌同時超標,占總數的54.7%。不僅如此,這些在洗衣機中檢出的病菌可謂種類繁多,包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指甲隱球菌等。
2008年4月至6月,中華預防醫學會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相關專家,在北京、深圳等地展開“家用分體式空調衛生問題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家用空調散熱片中檢出大量病菌,且種類繁多,儼然已成為“病菌集中營”,其中深圳的情況顯示,88%的空調散熱片細菌總數超標,84%的空調散熱片霉菌總數超標;空調散熱片中檢出細菌最高可達91259個/cm2,平均數值亦達到了3866.48個/cm2,超過標準(每平方厘米細菌總數≤100個)近40倍,最嚴重的超標竟高達近千倍。此外,還檢測出大量金黃色葡萄球菌、軍團菌、芽孢桿菌。
洗衣機槽是病菌的藏身“寶地”
洗衣機幾乎每天都與水和洗滌用品相伴,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很干凈的,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細菌呢?
面對大家的疑問,深圳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劉森林解釋說,全自動洗衣機一般都有內外兩個筒,內筒與外筒之間的夾層就是洗衣機槽。洗滌水在洗衣機槽和內筒間流動,日積月累,槽內就會堆積出一層又黑又黏的污垢,并滋生大量細菌。這樣一來,每次洗衣機洗衣后殘留在洗衣機槽中的細菌、污垢都會隨水流與衣物接觸,那些看不見的病菌便會附著在衣物上,與人體相伴。
在論壇現場,當工作人員將洗衣機拆開,所有人都難以置信:洗衣機內筒外壁與底部,外筒內壁與底部,全部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污垢,有些地方已有青灰色霉變,異味難聞。后經專家鑒定,這些污垢是日常清洗衣物后,因為潮濕及排水不徹底,長期堆積所致。用這種洗衣機洗出來的衣物,只會越洗越“臟”。
對此,劉森林指出,由于洗衣機復雜的內部結構,人們往往不會意識到內槽是洗衣機污染的根源。因此,目前我國半數以上的家庭對洗衣機內槽存在的污染尚未引起重視。許多人誤認為將洗衣機內筒用清水清洗一下或者用一些浸泡衣物的溶液就能去除洗衣機內部的污漬了,其實,對于洗衣機槽的清洗,一定要做到至少每3個月使用專業清潔劑清洗一次,在洗衣機使用頻率高的季節更應該增加清洗次數。
空調散熱片成“病菌集中營”
至于空調,以往很多人都以為細菌主要集中在濾網上,因此不少家庭都已養成了定期清洗空調濾網的習慣。殊不知,在濾網之后,還有一個病菌“集中營”——散熱片。
劉森林告訴記者,散熱片如同空調的“心肺”,隱藏于空調過濾網后,是空氣在空調內冷熱交換的必經之地。空氣中的灰塵、污垢不斷累積在散熱片上,再加上空調冷凝水造成的潮濕環境和空調運轉時適宜的溫度,導致病菌在散熱片上大量繁殖,使其成為病菌滋生的溫床。
在談到正確清洗空調時,中華預防醫學會消毒分會的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在家用空調清洗方面的認識嚴重不足。許多家庭由于對空調結構缺乏了解,誤以為通過清洗空調過濾網就可以達到清潔目的,對隱藏在過濾網后面的空調散熱片的清洗、消毒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更不知道正確的清洗方法。少部分家庭只是簡單地用濕抹布對散熱片表面進行簡單清潔,根本起不到深度清潔和殺菌的效果。”
對此,與會專家倡導大家一定要正視定期清理的重要性。空調使用前,必須對散熱片、過濾網等徹底清洗消毒。使用過程中至少每兩個月用專業清潔產品清洗消毒1次,如果自行清潔,一定要使用有注冊品牌和國家衛生部消毒產品證號的專用消毒劑,這樣才能徹底殺滅散熱片內的病原體,從根本上切斷空調的隱形污染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