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4-24 11:03:54
三、日常生活
1.開學
(1)每學年分為兩個學期,每年的3月和9月為開學時間,家長應在每次開學前做好孩子心理準備工作。
(2)幼兒園設置寒、暑假兩個長假期,教師輪休幼兒照常來園,并安排新的教學內容。
(3)幼兒園在每個寒暑假都會安排一些課外活動,本園幼兒自愿參加。
2.新生
(1)情緒輔導:
對于一個從未離開過家庭的幼兒來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長時間地生活,很自然地會產生不安全感。故家長應于幼兒入園前一段時間給與幼兒情緒上的輔導,告訴他(她)幼兒園及所在班級的名稱,并結合幼兒的興趣將幼兒園的有趣之處描述給孩子。同時,家長還可以提前帶孩子一起來幼兒園參觀、游戲,熟悉環境和教師。正式入園后,家長最初一段時間不必對孩子詳細盤查在幼兒園的情況,以免孩子產生壓力。新入園的前一、兩個星期,幼兒會在不同程度上產生抵觸情緒,還可能在情緒和身體上產生不適,家長在這一階段應密切注意幼兒身體與情緒的變化,但一般情況下不要隨便給孩子請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堅決要求他(她)去幼兒園的態度。早晨送幼兒入園時要堅決的放下就走,以免幼兒依依不舍,延長不良情緒轉化的時間。正常情況下,幼兒會在20天左右基本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必需品:
新生入學需要準備以下必需品帶到幼兒園:
外衣一套、內衣褲兩套、襪子兩雙、托鞋一雙、體溫表一支
請家長在每件衣服和物品上都為孩子繡上名字。
3.關于住宿:
成人或幼兒戀家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在住宿之前一定要給孩子講清道理,為什么讓他住宿,千萬不能突然將孩子放在幼兒園就不接了,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造成下次來園非常困難。如果家長當天答應了接幼兒但確實有事需要讓孩子住宿時,一定別忘了給孩子打電話并通知班級教師,教師會配合您給孩子做思想工作。很多孩子長假或住宿后會出現來園困難和分離焦慮,和孩子初入園一樣,請家長密切注意孩子情緒變化,并控制住宿頻率。
如幼兒有驚厥、癲癇、疝氣、高熱、夢游、其它傳染性疾病及其它不適宜集體住宿的疾病,幼兒園將不允許該幼兒住宿。
4.接送幼兒時間
請您每天早晨7:50之前送幼兒入園,尤其在冬季更要遵守時間。
家長接幼兒的時間為晚17:20-18:00。
18:00之后為幼兒園靜園時間,這時我們將安排寄宿幼兒戶外活動、晚間教學、幼兒盥洗及幼兒晚間睡眠。請您按時帶幼兒離園。
5.安全
(1)安全體系:
幼兒園會始終將安全問題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對“安全”的理解是全方位的,它不僅僅是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同時還包括孩子們在健康方面、身體方面、心理方面的安全概念,我們會通過完善的安全保護體系來全面保證孩子們的安全。
(2)意外事件:
為應付萬一情況下意外事件的發生,家長或監護人在孩子入學前將被要求簽署《醫療委托書》,該書是為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在第一時間與家長或監護人取得聯系;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最有效的治療。我們不希望此類問題的發生,但我們同時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緊急事件中及時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療。
(3)安全演習
幼兒園每年進行兩次全員規模的安全演習。撤離圖張貼于大廳及每個教室中。
6.探訪
本園定期向家長開放。家長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生活的基礎上,可以隨時來園了解幼兒在園情況。
7.《親子橋》
《親子橋》是幼兒園與家長進行日常交流的方式之一,每周五教師會將親子橋填寫好后交給家長,家長通過《親子橋》了解孩子一周的情況,并將意見與建議和孩子的其他生活情況填入手冊,并于下周一帶回幼兒園。
8.園服
園服分為夏季、春秋季兩種,舉行重大集體活動時幼兒將統一穿著,園服由幼兒園統一保管,不發給幼兒。
9.個人物品
本園要求家長在孩子的個人物品上清晰標明孩子的姓名,并請確保孩子不帶糖果、動物寵物、錢、食物及危險品入園,但可帶幼兒喜愛的柔軟玩具或圖書一件。
本園在傳達室設有失物招領處,如有遺失物品請及時查詢。
10.食物及飲用水
每周的菜單會公布于班級親子欄中。請在新生入學前將孩子的食物過敏史告知幼兒園,本園會記錄在案,并張貼于廚房及教室。外帶食物只在用于幼兒的輔助治療時才被允許。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會有愛吃與不愛吃的食物,但營養的均衡對每個孩子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的菜單正是在這一基礎上制定的。園醫負責幼兒食譜的營養計算和評價,并在營養結構不合理時及時進行調整。
為保證幼兒日常飲用水的安全,幼兒園為每班配備了一套飲水桶,孩子們可隨時用消毒過的杯子飲水,使用過的杯子教師將重新消毒。
11.健康檢查
本園對幼兒的體檢每半年進行一次。各項檢查結果將會在班級門口進行公布,并在學期末的發展報告里以書面形式向家長匯報。
本園保留孩子幼兒健康卡(檔案),園醫會對幼兒的健康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聯系,并建議矯治方法。
12.午睡
本園每天中午設有2小時至2個半小時的午睡時間,規定幼兒只穿內衣褲就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