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09-03-06 17:42:38
新學期到來,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少中小學生出現入睡困難、睡眠不足、睡眠無規律等問題。今天,我們該怎樣來應對孩子們的睡眠問題呢?
良好行為改善睡眠
培養睡眠節律,節假日不例外
對中小學生來說,定時上床睡覺和定時起床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由于多數孩子暑期生活中睡眠的節律比較紊亂,所以從開學起就應特別注重培養定時上床睡覺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每天早上起來才會精力充沛。最好的做法是,節假日也要定時上床睡覺和定時起床,這樣有利于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節律。
鍛煉促進睡眠,每天堅持固定時間的體育運動,可大大幫助增進睡眠質量。但是,不提倡夜間睡前進行體育鍛煉,因為這樣做會造成夜間興奮,延遲睡眠。
在小孩出現夜驚或夢游時,千萬不可將之喚醒,如果此時將小孩喚醒,反而會加重這類睡眠障礙發生。不過,家長在小孩出現夜驚或夢游時,可記下具體發作時間,以便在小孩下次發作時提前15分鐘叫醒小孩,夜驚或夢游發生一般是有規律的,這樣可逐漸減少夜驚或夢游發生。
做好睡前準備,勿開燈勿進食
在熄燈睡覺前的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可做入睡前準備,讀篇優美文章,聽段柔和樂曲,這樣可以幫助產生睡意。千萬不能在睡前從事興奮性活動,比如打電子游戲、看恐怖片等,在臥室躺在床上看電視也不提倡。
有些家庭喜歡開燈睡覺,也有些家庭父母喜歡看電視到很晚,讓孩子聽著電視發出的聲音睡覺。但這些聲光刺激一定會對孩子的睡眠造成干擾,大大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應予以避免。另外,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也很重要,過熱、過冷、空氣差、噪聲都應盡可能消除。
有的中小學生喜歡睡前或深夜進食,這是一種影響睡眠的壞習慣,應加以糾正。夜間不可喝過多的飲料,不喝咖啡、茶,養成這些良好習慣才能有益睡眠。
減輕學習負擔,釋放心理壓力
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巨大心理壓力。有的家長讓孩子每天課內課外學很多東西,常常讓孩子搞到晚上十一二點才睡覺。在緊張和壓力下,不少中小學生出現睡眠不足、失眠、夢魘、遺尿以及原來的磨牙、夜驚加重等睡眠障礙,所以,家長應當盡可能減輕孩子的負擔,適當安排休閑時間,這樣不僅保障孩子健康的睡眠,也能讓孩子學習有效率。
家長處理小孩睡眠障礙時,主要應從小孩的心理調整上考慮,始終保持小孩的心理放松。上述睡眠障礙不可怕,也不要吃藥治療,隨著小孩年齡增長,這些睡眠障礙會逐漸好轉乃至消失。如果孩子到了十四五歲青春期后,還出現夜驚甚至發作頻繁,就須去醫院就診,否則會導致小孩的精神障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