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母嬰 2008-10-27 10:22:04
概念
|
前運算思維(2-7歲)
|
具體運算思維(7-11歲) |
自我中心 | 兒童認為他人與自己具有同樣的觀點 | 兒童有時也會表現出自我中心,但此時他們能意識到他人與自己可能具有不同的觀點。 |
泛靈論 | 兒童傾向于認為不熟悉的物體具有生命特性。 | 兒童更多地意識到生命的生物學基礎,并不再對無生命體賦予生命特征。 |
因果論 | 對因果關系的認知具有局限性。兒童有時也會表現出一些推理能力,認為兩個相關的事件必然是其中一個對另一個有影響。 | 兒童對因果原理有了較好的理解(青春期以后,對這種因果關系的認知仍會持續發展)。 |
與感知相關的思維/中心性 | 兒童以知覺到的現象為基礎進行判斷,并在解決問題時只考慮問題的單一方面。 | 兒童能忽略錯誤表象并在解決問題時考慮問題情境的多個方面(去中心化)。 |
不可逆性/可逆性 | 兒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們的行為,不能回想起事物變化前的樣子。 | 兒童能反向思考他們見到的變化并進行前后比較,思考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 |
在皮亞杰邏輯推理測驗中的表現 | 兒童的自我中心主義和與感知相關的中心化推理意味著他們不能完成守恒任務,也很難把事物歸入不同等級的類和子類中,并缺乏按照高度、長度這種量化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 能正確按不同維度分類,并按量化維度思考問題。結論的獲得以邏輯而非表面現象為依據。 |
*注:在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中,兒童認知發展被分為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以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