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康網 2008-09-09 10:16:22
專家:國秀華
問:國教授您好!我是從事過小學教育的教師,現在教小小班美術課,實在覺得太難了,簡直是束手無策,無從下手,敬請國教授指導。
答:小小班美術可能是兩歲左右小朋友的美術活動,這么大的孩子從繪畫的角度正是一個涂鴉期,是在感受工具和材料、筆和紙之間的關系時期,所以這時候最適宜的就是給孩子較大的筆、大的紙,讓他任意的去涂抹,家庭居住環境如果允許的話,可以讓孩子在洗手間的墻壁上用毛筆、排筆,或者用手沾顏色去涂抹,孩子在其中會有很多的樂趣,會充分地感受顏色、感受他自己的涂抹的效果,激發興趣,這是最好的。
問:我們園有個孩子都快六歲了,讓她畫畫,可就是坐不住。我們也很想知道家長在教孩子畫畫的時候應該注意那些方面?
答:作為成人看孩子首先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他不愛畫畫,可能他對繪畫本身就沒有興趣,我們成人就不要逼迫他,如果為了解決他坐得住的問題就要從他感興趣的事情引導,如果是為了讓他對繪畫無興趣到有興趣的話,就要給他一個過程,先選擇他感興趣的內容,這個內容可以是由他喜歡玩的內容引發過來,比如他很愛玩布娃娃,可以先從娃娃這個角度吸引力,而不是另外一個內容。如果是喜歡積木,就從積木這個內容開始,這樣可以慢慢讓孩子從有興趣逐漸走向能坐得住。
問:國園長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如何讓幼兒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作畫,而不是依葫蘆畫瓢地“搬“老師的作品?
答:這位老師提的問題非常好,這是我們美術教育改革過程中每位老師都遇到的一個很根本的問題,要想不讓孩子依葫蘆畫瓢,首先老師要相信孩子是有表現能力的,要給孩子表現的空間,允許孩子獨特的表現。舉例來說,比如同樣畫樹,我們習慣老師示范而且臨摹,假如讓孩子自由的畫一棵樹,他能畫的很獨特,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現,原來孩子是那么有創意。
很多老師提出,我不教他能會嗎?其實這要看你怎么教,比較有效的方法可以讓身邊有能力有自信的孩子到黑板上去畫,他的作品雖然不像老師的規范完美,但是它是孩子的水平,給了下面孩子更多的自信,這就是用身邊的榜樣教會了孩子怎么學,怎么表現,你來試一試這個方法,就會改變那種模式。
問:國老師:你好!請問我的孩子5歲了,但是只會亂畫,應該怎樣科學地引導他呢?
答:首先您請孩子說說他畫的是什么,對于孩子所說的內容首先給予肯定,要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不要用成人的目光和標準去評價孩子的作品,應該說繪畫是一個表現自我情感的一個手段,孩子不會像我們成人那樣完美的、具有結構的、比例的、形象很逼真的去表現。
第二點就是可以在他的表現基礎上給他一點點的建議,加以引導。
問:我的小孩4歲了,對圖畫很感興趣,但是上興趣班說過幾次“我畫的不好”,我看了也不好受,要怎樣鼓勵他?
答:孩子對繪畫本身有興趣應該是非常可喜的,到興趣班以后不自信、不喜歡了,我們就要分析原因,這里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老師所教授的內容與孩子發展水平可能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孩子的畏懼心理,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同伴間有比他畫的水平更高的,他的自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基于這兩點,我們家長要先了解老師教授的內容與方法,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孩子,如果不適合,可能應該重新考慮。如果因為其他同伴比他好,那要很好的給孩子做工作,只要我們去努力也一定能做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保持他的繪畫興趣。
問:園長辛苦了:我家寶寶三歲了,是個女孩子。很喜歡畫畫,但是最近我發現每當她畫畫的時候總喜歡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有時候讓她把畫拿給我們看,她也很抗拒。我也知道畫畫可以訓練寶寶觀察環境的能力,但很擔心這樣下去,孩子會越來越內向。希望國園長能給出些主意……
答:孩子不愿意讓我們看她畫,可能有幾種原因,一個是三歲孩子進入她第一個逆反階段,不按成人的意愿做事,這是這個階段的特點。
第二個原因,可能在家長看她作品的時候,沒有注意尊重她的創作,而過多的否定,也容易造成這種現象。這個孩子是什么原因,家長應該自己分析一下,如果是說第一個原因的話,我們要給她度過逆反心理的過程。如果是第二個原因,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尊重孩子,相信她愿意和大人分享她的作品的。
問:國老師,我園有個寶寶特別喜歡畫畫,只要讓他畫畫,可以一整天爬在桌上畫個不停,不參加任何活動,也不和其它小朋友玩,我擔心長期這樣下去,會不會有良后果?
答: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予引導,慢慢引導他將注意力轉向其他方面,引導的基點是以他繪畫做基礎,比如讓他將自己的作品給別人講述和展示,給他辦一個畫展讓他做解說員,還有按他繪畫的內容給予搭建進行游戲等等,逐漸引導他走向更豐富的活動中。
問:請問國園長,從小讓孩子學習美術繪畫,能對孩子的身心智力的發展帶來什么好處?
答:首先讓孩子認識和感受了色彩和造型的美,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自我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對孩子性格的養成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