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網 作者: 2008-07-22 13:32:45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出臺意見強調,要做好全國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免除學雜費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繼續做好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的調研和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意見強調,要立足本職,扎實工作,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發展。一是抓緊進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調研起草工作。研究制定《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舉措,關系到今后教育改革和發展全局。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行動起來,大力開展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調研、大討論,積極為《規劃綱要》起草獻計獻策。
二是做好全國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免除學雜費工作。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繼續做好城市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的調研和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三是做好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繼續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確保招生考試公平、公正,確保招生平穩順利進行。要繼續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加大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落實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
四是做好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工作。要進一步強化對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完善中等職業學校資助政策體系,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完成好年初確定的招生計劃。加強統籌協調,積極推動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職業院校的聯合招生和合作辦學。
五是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制度落實工作。要落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資助制度,繼續完善和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大力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同時,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辦法。
★同題閱讀
我國力爭年內基本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的清理規范任務 進一步遏止教育亂收費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吳晶)記者25日從教育部獲悉,我國力爭年內基本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的清理規范任務,進一步遏止亂收費。
據了解,教育部已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部分省份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清理規范工作座談會上明確了清理改制校的工作思路——要做好改制學校資產監管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同時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妥善解決現有教師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提出基礎教育主要由政府辦學,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實行“民辦公助”、“公辦民助”等多種形式辦學,后來這些學校統稱為“改制校”。
改制校轉型,其初衷在于推行教育均衡、給“擇校熱”降溫。改制校成立之初,拓寬了教育經費籌措渠道,但后來逐漸變味,一些好學校利用“改制校”的途徑,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發展較快,而那些原本比較薄弱的學校由于缺乏資金,發展較慢,兩相對比,義務教育就陷入了“好學校更好、弱學校更弱”的不良循環,“擇校費”問題不降反升。
有專家指出,改制校誕生之初是為了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以彌補政府對義務教育投入的不足。但在實踐過程中,部分學校利用公共教育資源牟取利益,不利于教育公平。
我國近年來著力對改制校進行清理,但改制校普遍反映它們面臨著教師去留、維持學校運轉等方面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教育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田淑蘭表示,各地要對清理規范后退回公辦的中小學給予充分關注,將這些學校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切實保障學校日常運轉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事業發展的建設經費。
同時,她還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按照國家規定嚴格限定收費。收費必須堅持學生自愿和非營利原則,嚴禁強制服務,強行代收,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各地清理規范工作完成后,公辦學校不得通過“校中校”、“校中班”、“一校兩制”或其他任何形式變相向學生亂收費。
2006年9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正式實施,明確了免費教育是義務教育的本質特征,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目前,一些改制校的校長甚至學生家長仍然對改制校的回歸并不贊同。但專家相信,改制校在爭議聲中完成歷史使命并畫上句號,表明政府對自己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角色定位越來越清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