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在線--大眾衛生報 作者: 2008-02-02 15:40:52
黃寶寶16小時前突然出現哭吵不安、嘔吐、吃奶差、肚子脹,醫生仔細檢查發現寶寶的右側腹股溝區有一腫塊,局部皮膚發紅,有壓痛,原來是寶寶的右腹股溝斜疝發生了嵌頓。經急癥行嵌頓疝手術復位術后,寶寶治愈出院。
腹股溝斜疝俗稱疝氣,它是由于先天性的腹膜鞘狀突不閉鎖或閉鎖不完全引起。當小兒啼哭、排便等使腹內壓增高時,腹腔內的腸管、大網膜等即可進入鞘狀突形成疝。有的斜疝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時出現,若平臥休息或用手將腫塊向腹腔推送,腫塊可向腹腔回納而消失;有的斜疝由于疝環較小,疝內容物強行擴張囊頸而進入疝囊,隨后因囊頸的彈性回縮將內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納,則形成了嵌頓疝。
小兒疝氣一旦發生了嵌頓,嵌頓時間在3—4小時內,局部壓痛不明顯,也無腹部壓痛,或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征時,可先試行手法復位。復位的方法是先讓寶寶取頭高腳低位,給予鎮靜、解痙藥后,由專科醫生給予手法復位。手法復位成功后24小時內,必須嚴格觀察寶寶的腹部情況,如有無肚子脹、排大便情況等。
新生兒腹股溝嵌頓疝大多為首次發病,具體發病時間缺乏準確性,家長也不能提供準確病史信息,同時新生兒的腹股溝管短,內外環幾乎重疊,嵌頓時易出現睪丸壞死,況且新生兒腸壁薄弱,組織血管細,受壓后易出現組織缺血,手法復位不當可致腸破裂。因此新生兒嵌頓疝原則上應緊急手術治療,解除腸梗阻,以防疝內容物壞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