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作者:張星秀 2007-12-29 13:51:43
選擇新年禮物時,我打算給她買幾本科普讀物……
為了讓女兒多掌握一些科普知識,選擇新年禮物時,我打算給她買幾本科普讀物。可轉了幾家書店后,卻發現很難買到可心的少兒科普讀物。
許多書店設有專門的少兒科普讀物專柜,內容包羅萬象,圖書包裝精美,但與放置連環畫、偵探故事、魔幻小說等讀物的柜臺相比,少兒科普讀物專柜前總顯得冷清。一位書店營銷人員介紹: “科普圖書不少,但銷量平平,遠不及故事書和漫畫書銷得好。”
少兒科普讀物何以火爆不起來?孩子們為何對科普讀物不感興趣?帶著疑問,筆者隨手翻開一本某出版社出版的幼兒生活百科全書類圖書,只見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遍布著大人都費解的專業術語,像“淀粉酶” “胃酸中和”等詞語隨處可見,作為點綴的插圖,不僅數量少印制小,而且圖片不夠清晰、艷麗。這樣的少兒科普圖書,形式上與字典類似,透射出的是一種灌輸式的教育理念,大人們都未必有耐心讀下去,何況孩子。
仔細留意幾家書店的少兒科普讀物還發現,書類看起來多,許多內容卻相似,真正歸并種類并非很多。像《十萬個為什么》,各個少兒出版社的版本竟多達132個。
另外,少兒科普讀物的版式設計缺乏創意,印刷質量也顯一般,內容過于重復,長于說教,缺少誘導。應當說,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孩子們對少兒科普讀物的閱讀興趣。
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出版經驗的日益積累,現在的出版物不僅要供人們閱讀,還要使人 “悅讀”。少兒科普讀物所服務的對象是孩子們,孩子們閱讀選擇的隨機性強,其注意力受興趣支配的程度明顯,加之科普內容本來就顯得生澀,少兒科普讀物更應該從形式到內容上下足功夫,使之契合孩子們的天性,吸引孩子們的目光,讓孩子們在 “悅讀”中學會喜歡科普讀物。
據悉,名為 《小聰仔·自然》的科普月刊近日面世。雜志中圖片精美:雨蛙的皮膚濕得可以滴出水來,草莓上的籽似乎快要被風吹落下來……為了讓孩子快樂的閱讀, 《小聰仔·自然》的印刷工藝可謂是別具匠心。閱讀《草莓》時,可以在紙上嗅到草莓的清香;閱讀《螞蟻》時,翻動膠片頁,可以看到螞蟻把卵在左右頁上來回搬動,用書中配送的小紙片可以看到整個地下蟻穴的秘密……難怪它一經推出,即受到孩子們及其家長的熱情歡迎。
《小聰仔·自然》推出一些新的出版理念,諸如把紙張變大、頁數變少,把文字換成圖片,把專業術語換成童話語言,追求內容新穎,形式活潑,努力做到寓教于樂等等,也許能給其他致力于少兒科普讀物出版與創作的人員以有益的啟迪。
但愿新的一年里,會有許多好的少兒科普讀物面世,讓孩子們得以盡情地 “悅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