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到了,我兒子幼兒園又布置了個作業,要求小孩子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圣誕小禮物送給爸爸媽媽。可是我兒子連什么叫廢舊材料都不知道!”昨天,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年底工作繁忙的同時還必須完成兒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感覺焦頭爛額。
孩子做不來,家長吃不消
據記者了解,現在許多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幼兒的“動手能力”,因此經常會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孩子與家長共同完成。但實際情況是,這些作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變成由家長“一手包辦”。
張女士這兩天正在發愁去何處尋找”廢舊材料“,每天下班回來還要苦思冥想怎樣幫兒子完成作業,“兒子說班上要評比誰的禮物好,所以我也不能太隨便。他太小了,根本做不來這樣的作業。”張女士苦笑說,自己孩子的幼兒園經常有這樣的家庭手工作業,雖然兒子才上幼兒園,但已經知道要面子了,自己的作業比不過其他小朋友,就覺得不開心。“其實我也知道,很多小朋友的手工作業都是家長做的,評比也就是把家長的作品比來比去。”
家長越俎代庖 據一位資深幼教老師介紹,幼兒園布置家庭手工作業大都是屬于親子活動的一部分,其初衷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想讓幼兒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增進感情。“現在小朋友的好勝心普遍比較強,家長也比較寵。雖然我們的初衷并不在評比,但小朋友會自己把作品拿出來比較。因此現在一些公立幼兒園已不布置類似變相加重家長負擔的課外作業了,有些幼兒園一學期布置一次,給孩子充分的準備時間。”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家長越俎代庖基本出于兩大原因:一是愛子心切,不想讓孩子在同學間沒面子;二是覺得作業太難,孩子一起參與只會越幫越忙,還是自己一手包辦省時省力。
超出幼兒認知力不可取 針對幼兒園課外手工作業所引發的尷尬,兒童早期教育研究專家莊女士表示,學齡前幼兒并不適合進行諸如十字繡之類的手工勞動,過于復雜的課外作業容易使幼兒產生畏難心理從而更多地依賴家長。家長在參與親子活動的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動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園方與家長可以多溝通,共同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