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在線 2007-10-13 09:05:52
新學期伊始,很多孩子走出幼兒園,走進了小學的校門。對此,部分業內人士提醒,離開幼兒園,步入全新的學習環境,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個考驗。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些孩子會出現心理障礙,須引起家長和學校的重視。
幼兒園是一個五顏六色的童話世界,孩子在玩具的天地里生活,每天的生活內容就是與同伴做游戲。而當他們來到小學,看到墻壁是統一的白色、整齊的桌椅朝向黑板時,心里會會產生莫名的焦慮。在幼兒園階段,不會有人要求孩子成績的好與差,可是一旦進入小學,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們就有了新的期望。同時,幼兒園不會對孩子作過多約束,可是進入小學后,嚴格的制度要求孩子規范自己的行為,他們個體的需求也不再被重視,孩子必須擺脫任性的習慣,在新的集體中重新認識自己,否則將會被同伴排斥。對此,老師和家長必須注意,如果處理不好,孩子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
一些新生有喜歡游戲、不懂學習的現象。專家認為,孩子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的,多數只是“不想比別人差”,或者為了得到物質獎勵,其對學習的過程和外部活動更感興趣。老師用新穎的形式可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但孩子們不太會考慮學習的目的、內容和結果,這樣,學習就無法長時間吸引他們,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們就會失去興趣與動力。
此外,一些新生還存在交往障礙。據介紹,初入學兒童的思維大部分還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維階段”。他們考慮問題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順從自己就是朋友,否則就不是朋友,如果他們把這種情緒帶到學校,就會影響與同伴交往。
專家認為,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是小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對此,學校和家長應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開展“準備期”教育,以幫助孩子在心理、思想和行為上,逐漸適應新生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