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作者:記者姜妍 2007-09-18 15:07:39
本報記者走進4所小學調查五年級兒童閱讀現狀
什么書是今天的孩子們喜歡讀的?當今的兒童對童書出版滿意嗎?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在兒童節前夕走進4所小學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是,最被看好的“繪本”一項只有6%的孩子喜歡,四大名著和經典童話這樣的公共閱讀書籍仍是孩子的最愛。調查過程中,還有孩子舉手問何為童書。
■調查結果
孩子們最愛讀“其他”
本次的調查對象均是既有孩子特征,又初步具有選書主動性的5年級學生,年齡分布在10歲至12歲,來自府學小學、史家胡同小學、芳草地小學和海淀行知實驗學校,共有199名學生參與調查。
在喜歡的童書類型這一多項選擇題中,僅有6%的孩子選擇了繪本,童話占到28%,科幻有42%,更多的孩子(43%)選擇了“其他”———設置問卷時沒有預想到的領域。在廣闊的“其他”類里面,小說、歷史和名著等被排斥在童書之外的書籍最受青睞。
多數孩子書款不受限
25%的被訪者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少于半小時,另有38%的孩子介于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
57%的孩子每月購買圖書的錢不受限制,但是在海淀行知實驗學校,這個比例僅為5%,如果不包括這所小學,有68%的孩子購書不受限。60%的孩子表示,讀什么書由自己做主。僅有3%的學生對目前童書出版狀況非常不滿意。
在孩子們推薦的童書中,《冒險小虎隊》、《皮皮魯系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童書和“四大名著”等經典圖書的出現頻率最高。
■業內反應
十一二歲孩子喜歡“充老成”
“對于繪本,孩子有誤解、家長也有誤解。”上海少兒出版社社長王一方認為,孩子有一種充大的心態,十一二歲的孩子正是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愿再被當成小孩子的年齡,所以在參與調查時,覺得說自己喜歡讀名著比較有成就感。《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以及其他名著受歡迎,是強調經典的結果。
在閱讀調查中,公共閱讀占便宜。這個年紀的孩子閱讀還沒有個性化,閱讀會引起共振,經典情結即是共振意識的表現。
成年人對“繪本”也有誤會
孩子的繪本閱讀是需要講解的,在臺灣很流行故事媽媽,用生動語言向孩子們講述如何閱讀繪本,并帶出繪本中的母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作者鄭春華也認為,我國讀者對繪本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繪本就是給幼兒園小孩子讀的,因此等孩子上了小學,家長購買繪本的數量便減少了。
孩子在休閑閱讀中逃避
談到孩子們推薦較多的《冒險小虎隊》叢書,王一方說其故事輕松,具有現代魔幻色彩。而且這套書有較大的商業寫作成分,知道孩子們喜歡看什么。同時里面有一些類似破案卡的小噱頭,增加了互動性。對于孩子們對此類圖書的喜愛,王一方說他們是在休閑閱讀中逃避。至于《哈利·波特》推薦人較少,王一方和鄭春華都認為五年級學生讀這本書還太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