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9-07 15:29:49
幼兒心理發展的基本性質
發展的基本性質
1.發展的高速度
幼兒心理發展的一個明顯的特點,也是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之一是變化迅速。相對而言,成人心理的變化比較緩慢,相差幾歲的成人,心理特點差別不那么明顯。老朋友多年不見面,相遇時往往會說:“看來你變化不大。”兒童則不然,他們的變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日新月異。比如,初生的嬰兒只會啼哭,十天半月以后,當你把他抱起來的時候,他己經“知道”要準備吃奶。將近4個月的孩子可以同你玩得咯咯地笑,但是,過一個月以后你再去看他時,他可能怕你,哭著要躲開 —— 他會認生了。1周歲的孩子剛剛開始邁步,兩周歲的孩子,步子已經走得相當穩,3周歲時則很少一步一步地走路,總是連蹦帶跳的。如果你想要3歲孩子專心致志地學習,必須使教材內容對他有較大的吸引力,學習時間還只能很短;4歲以后,孩子開始懂得應該專心聽講;5歲孩子不僅能夠用一些方法使自己集中注意,而且會把這些方法說出來,教給別人。到兒童上學以后,更是能養成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兒童心理變化之迅速,常常使和他朝夕相處的成人都跟不上。比如,不久前孩子還要大人牽著手走路,但是,過不了多少日子,他居然不聽指揮,大人要他往東走,他偏要往西走。如果大人要抱著他走,他執意反抗,挺直身子,掙扎著要下地,如此等等。許多科學研究如布魯姆關于兒童智力發展的理論等也表明,幼兒期是兒童心理高速發展的時期。
2.發展的不均衡
高速度發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總趨勢和一般規律,但幼兒心理又不是勻速發展的。幼兒心理發展的不均衡性表現在下列方面:
①不同階段的發展不均衡
兒童的心理發展并不總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線發展的。從不同的組織系統、機能特性的發展過程來看,以神經系統的發展和生殖系統的發展來說,神經系統是先快后慢,幼兒期以前人類大腦的重量就已發展到成熟期的80%,而在9歲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統則前慢后快。差不多在青春期以前進展很小,而到了青春發育期(女的在11—12歲,男的在13—14歲)后才大幅度的增長。就總體發展來看,整個發展也不是等速上升,而是呈波浪形地向前推進。通常幼兒前期出現第一個加速發展期,然后是兒童期的平穩發展。所以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為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上、發展的起訖時間與到達成熟時期上的不同;也表現在同一機能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速度。
②不同方面的發展不均衡
幼兒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并不是均衡地發展的。比如,感知覺等認識過程在出生后迅速發展,單純的感知能力很快就達到比較發達的水平;而思維的發生則要經過相當長的孕育過程,兩歲左右才真正發生發展起來,到幼兒末期仍處于比較低級的發展階段——只有邏輯思維的萌芽。
③不同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均衡
不同的幼兒,雖然年齡相同,但在發展速度、最終到達的水平、以及發展的優勢領域上往往是千差萬別的。比如,有的幼兒早熟、早慧,有的遲開竅。有的幼兒對音樂聽覺有特殊的敏度,有的對藝術形象有深刻的記憶表象。在性格方面,有的好動、言語流暢、善于與人交往,有的喜歡安靜、獨處,沉默寡言不合群,即所謂有外傾、內傾之別。但是,所有這些都是正常兒童,只不過是心理發展上有個別差異而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