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18-07-27 15:24:03
2.多數兒童過敏未得到規范治療
據申昆玲介紹,他們針對支氣管哮喘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國范圍內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在1990年為1%,2000年增加到2%,到2010年又增加到了3%。“中國兒童的過敏性疾病,食物過敏、哮喘、濕疹、過敏性鼻炎都呈非常顯著的增長趨勢,其分布和發病率已經與國際水平接近。”申昆玲表示,與此相對應的卻是,父母和兒科醫生對兒童過敏的認知和治療仍與國際水平差距較大,目前大部分兒童的過敏性疾病未得到規范、及時的治療。
“我們也收治過很多由于食物過敏導致營養不良的嬰兒,例如牛奶過敏引起來的消化道出血,有的孩子血色素只有不到6克,這是很嚴重的貧血,做了腸黏膜活檢之后發現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停了牛奶之后,所有過敏癥狀都沒有了。”申昆玲說,“這些過敏癥狀,其實需要我們不斷地科普,讓家長來了解。”
另一方面,兒科醫生作為家長接觸最多的兒童喂養和疾病治療指導者,在過敏性疾病治療方面也一直未曾獲得系統的培訓和理念的更新。
據蘭尼·羅森瓦瑟介紹,很多國家都將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來對待,與過敏相關的疾病都會在這個科室得到治療。
然而,我國的兒科醫生培養體系里并沒有過敏這個專業,而過敏性疾病在診療時會被分到各個專業科室,例如,鼻炎要去耳鼻喉科,濕疹會被分到皮膚科,食物過敏要到消化科,哮喘到呼吸科。
“這使得我們的兒科醫生對過敏性疾病的知識是比較分散的。當嬰兒因喂養不當而出現食物過敏、引發濕疹時,往往只能在皮膚科得到針對皮膚疾病的治療方案,對于引起濕疹的真正原因卻無法得到有針對性的喂養指導,而能夠給予喂養指導的內科醫生卻基本不會診治過敏性鼻炎或者是濕疹。”申昆鈴說,有鑒于此,面對過敏性疾病發生率增長如此之快的現狀,跟上國際對過敏性疾病診治的形勢,加強父母的認知水平、提高醫務人員對兒童過敏的臨床診治能力,就成為現階段兒童過敏防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