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書聲文化服務平臺 2018-06-07 13:56:21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總結說,幼兒教育有兩個至為關鍵的因素:一是樹立家長權威,善于向孩子的任性說“不”;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鍛造他們的自我個性。
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而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則是父母的責任。樹立威嚴,才會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規則和界限。被禁止和拒絕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過程。他們必須學會放棄,并且懂得并非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愿望都會得到滿足。
袁詠儀——兒子犯錯不手軟,該打就打
袁詠儀張智霖十幾年穩定如一的幸福婚姻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兩人堪稱娛樂圈中的“模范夫妻”。而在教育兒子魔童方面,夫婦倆可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脾氣火爆的袁詠儀經常要扮演“壞人”的角色。相對于張智霖的溺愛,袁詠儀相當有自己的原則,只要兒子調皮,她一個眼神就能讓他服服帖帖,如果魔童犯錯嚴重,她更是不會手軟,該打就打。
在教育方面的角色差異,魔童自然和爸爸更加親近,袁詠儀還開玩笑稱自己被兒子叫做“魔鬼”。魔童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袁詠儀感到心酸,她假裝打張智霖,魔童著急大哭,而換做是張智霖“打”袁詠儀時,魔童竟然毫無反應。
彭佳慧——孩子犯錯被罰跪大理石
“鐵肺歌喉”彭佳慧有三個孩子,她性格豪爽,教育子女也是“鐵腕”:“我對孩子采取軍事化教育,家有家規,像我們家有四個字,‘哭沒有用’,只要喊一二三,二就要去做,不能到三。”
彭佳慧認為在教育兒女方面,制定規矩很重要,有了這個衡量的準則,判斷孩子的對錯就不會隨著情緒而改變。如果達不到標準,彭佳慧就會以罰站15分鐘的方式讓兒女作為警惕。針對較嚴重錯誤時,彭佳慧還會讓他們跪在大理石上反省。
馬伊琍——愛馬摔跤,“狠心”不扶
在娛樂圈中,馬伊琍是出了名的嚴母,愛馬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哭鬧,她卻頭都不回就走掉,躲進車里才開始哭。同班的孩子上一兩個小時就跑回家,馬伊琍堅持把孩子丟幼兒園一整天。對此她解釋說,“這樣孩子會明白媽媽的底線,哭是沒用的。如果你跑回去抱一抱她,那些眼淚就都白掉了。”
接女兒放學時,愛馬摔了一跤,馬伊琍也會原地不動站著,看女兒自己爬起來,她說:“我知道獨立對一個女孩多重要,獨立會讓女孩內心更堅強。”
馬伊琍看似心腸硬,但她對孩子的事是百分之百上心的。不僅堅持母乳喂養,而且堅持不用保姆。此外,馬伊琍還認真研究各種渠道得到的育兒資料,從不盲從于哪一位專家的意見,對于答案有出入的問題,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