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浦東工會通 2018-06-05 18:10:52
懷孕早期是胚胎各組織器官形成的時期,對環境因素包括營養失調的反應甚高,孕婦的營養狀況對胎兒的繼續生長和正常發育至關重要。
1.孕吐時的飲食對策
這一時期,由于內分泌代謝的改變,孕婦往往出現程度不一的妊娠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此時飲食原則是易消化,少油膩,味清淡,少食多餐。在不妨礙健康的前提下,可盡量滿足孕婦的喜好。
孕婦輕度嘔吐時,應稍事休息再進食;嘔吐嚴重者,多攝入水分,并在嘔吐減輕時盡量多吃些,吃好些;完全不能呢進食者,應及時請醫生處理。為了減輕惡心嘔吐等反應,可吃一些易消化、干的食品,如餅干、饅頭、烤面包、蛋糕等,多進食水分豐富的蔬菜水果,多補充水分。
2.重視蛋白質的補充
孕婦孕早期是胚胎發育的關鍵時刻,此時期蛋白質、氨基酸缺乏供給不足可引起胚胎畸變、胎兒生長緩慢等,是出生后無法恢復的。鑒于早孕反應對孕婦攝食量的影響,應選擇易消化、易吸收、易利用的優質蛋白質,如畜禽肉類、奶類、蛋類、魚類食品以滿足孕早期對蛋白質的需要。
3.碳水化合物的補充
孕婦熱能的需要量應隨著妊娠中基礎代謝的增加、胎兒和胎盤的生長發育、母體體重的增重而增加。孕早期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等食品的供給,將有利于保障胎兒的能量需要。碳水化合物類食物主要是面粉、稻米、玉米、小米、紅薯、土豆等。它們比脂肪容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短,能緩解早孕反應。
4.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補充
礦物質和維生素對保證早期胚胎器官分化、發育有著重要作用。畜禽肉類及內臟、核桃、芝麻等鐵、鋅、銅含量較多;而奶類、豆類、海產品含鈣較多。
孕婦孕早期對B族維生素需要量增加, B族維生素主要來源于糧谷類食品,但加工過細的精米、精粉中B族維生素含量明顯減少。因此,孕婦應選擇標準米、面或有強化B族維生素的米、面,在烹調加工中注意避免B族維生素的損失。有條件可選食些小米、玉米、燕麥、黃豆等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