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4-17 16:12:58
沒經驗的產婦,常常懷疑產后陰道分泌物是生病的表現,其實這只是產后惡露。那么產后惡露是什么呢?產后惡露是產婦分娩后陰道會排出瘀血和黏液混合物的俗稱,主要成分是分娩時脫落的子宮蛻膜、胎盤附著物處蛻膜和血液。幼教網整理了一些關于產后惡露的知識給大家,準媽媽們可以了解一下。
產后惡露:惡露怎樣才算排凈呢?
惡露怎樣才算排凈呢?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會陰的護理與惡露的處理都是一個新媽媽要經過的過程,順產媽媽的惡露必須等其自行排出,時間大概需要一周到四周;如果是剖腹產的媽媽,由于在生產后醫師即會幫忙清理,因此之后惡露排出時間就會縮短許多。在等待惡露排凈的時候,新媽媽都必須時時觀察惡露的情形,如果有過多、大血塊、惡臭,甚至是發燒、腹痛異常時就必須趕緊就醫,否則只要隨時更換產婦用衛生棉、保持會陰部干燥、上完廁所時用沖洗器沖洗、用溫水淋浴,就可讓傷口恢復正常。
其實要知道惡露怎樣才算排凈,首先得了解惡露是什么。惡露是由于產后子宮內的所殘留的血、白血球、黏液和組織等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所致。
惡露剛開始肯定是如血一樣紅色,然后慢慢變淡。整個持續至少一周時間的惡露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血腥惡露,又名紅色惡露
新媽媽產后1~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含有較多的血液,所以顏色呈紅色或暗紅色,量也比較多,大概與平時月經量一般,或稍多于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有血腥味。當新媽媽第一次起床或經過長時間臥床休息后,猛然下床時,陰道會突然涌出較多的血液,這是正常的現象,新媽媽無需過于擔心。
第二階段:漿液性惡露
新媽媽產后5~10天左右排出的惡露呈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這時由于細菌生長,味道會比較重,但也還屬正常的范圍。
第三階段:白色惡露
新媽媽產后10天以后排出呈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其中含有白血球、蛻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份,形狀如白帶,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
一般惡露量多且呈水樣流出,多到大約1小時就必須更換產墊,且產墊全濕的情況,或忽然有大量或大塊血塊出現,就得立即送醫。惡露持續的時間,會依新媽媽的體質而定,但得直到出現正常的白帶顏色為止才算排凈,新媽媽只要留心觀察惡露顏色就可以知道是否正常,所以不需過分擔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