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4-17 14:26:39
幼教網整理了免疫接種:接種疫苗后的反應和處理措施,希望對新手爸媽對寶寶養育、疾病預防以及免疫接種情況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疫苗已經成為現在預防疾病傳播的一種有效手段,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但是出生兒作為一種特殊體質的群體,在接種后如果出現很多反應就會讓家長很不安。首先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接種疫苗后的反應和處理措施吧!
1、疼痛和局部紅腫
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持續1-2天,此時家長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只需要觀察看看。
2、輕微到中度的發熱
一般1-2天,孩子會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等情況。如果此時體溫超過38℃,要在用藥物退熱的同時,多喝喝熱水。
3、輕度皮疹
這些情況可能會在接種后數小時或數日后出現,一般會出現在身體的局部。2天的時間就可以自行緩解,特殊之處就需要對癥治療。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比較嚴重的幾種反應和處理措施:
有一類疫苗我們稱之為活菌疫苗。比如說,卡介苗。在接種后的1-2周內,局部可能會出現紅色小結,會有發癢感覺,但是不會發燒;6-8周會形成膿包或者潰爛;10-12周就可以自行結痂。結痂后會逐漸形成小疤痕,并逐漸恢復成膚色。這些都是正常反應,只要注意不讓寶寶動手去抓就可以避免繼發感染。
一旦寶寶發生其他嚴重的異常情況,家長就應該立即聯系醫生,將寶寶送往醫院。并告訴醫生疫苗的相關情況,發生了什么情況;在哪天發生的。
疫苗只是預防疾病的手段,接種時要詳細說明自己孩子的身體情況。接種時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比較嚴重的就要及時就醫。只要積極的應對,就能夠避免疫苗悲劇的發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