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部網 2014-05-28 09:52:57
由西北五省(區)文化廳共同主辦“絲綢之路西北地區珍貴古籍大展”自23日開展以來,吸引了眾多讀者前來觀看。別看一本本的古籍,悄無聲息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其實那種“安靜”和“無言”的背后,無一不承載著中華文化和歷史的脈動。
古人也很關心“保胎”
在這些古籍中,記者發現一本很特別的書,被展開的那頁,赫然寫著兩個大字:“保胎”——別以為只有現在人重視,其實古人早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
關于“胎養”之說早已有之,但是真正把它上升為一個學科:“兒科”,則是從明朝開始的。這本名叫《活幼便覽》的書,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劉錫所寫,它是中醫最早的兒科專著,距今500多年了。
劉錫是新安人,新安即今天的徽州地區。新安醫學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名家輩出。
記者查到一份資料,據不完全統計,自宋代至清末,新安共出名醫466人,其中有197人寫就了355部醫學著作。新安醫學的鼎盛時期就是明清。在宋以前,新安醫學見諸文獻的僅有內科、婦科、針灸科,明以后才分科細化,兒科分出。也出現許多專門從事兒科的醫學家,劉錫就是其中一位。
在這本書中,劉錫首次從科學角度講明了保胎的原本之理,并強調應注意生前胎教和孕母保健,以防患于未然。他還詳細講述了各種經驗及急救之方,特別是在書中寫進“胎教”,這是非常可貴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