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2-07-26 11:16:06
6月10日是北京市海淀區小學新生入學報名的最后一天,但瑞旗家園小區的孩子們到6月8日還無處報名。盡管與對面的楓丹實驗小學只隔了一條十幾米寬的路,然而對小區居民來說,這十幾米卻好像天塹一般。
這個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和海淀區交界處的小區,2009年投入使用,是北京市首個限價房小區,歸昌平區管轄。楓丹實驗小學則屬于海淀區。
5月下旬,當小區的家長們開始為自己的孩子上小學報名時,卻發現這個小區既沒有被“劃片”到昌平區,也沒有被劃到海淀區。這意味著,他們的孩子無法在任何小學報上名。“我們有北京市戶口,也為北京的建設作出了貢獻,現在卻無法為我們的孩子找到一張課桌。”家長占女士說。
近在咫尺的學校,卻沒有辦法上,這急壞了小區的居民。他們開始在北京市、海淀區、昌平區的相關部門間來回穿梭,卻始終沒有等到明確的答復。
現實跟歷史糾結在一起。小區建設之初,開發商告知業主們房子屬于海淀區西三旗,但是當業主們入住后,卻發現房子的屬地變更為昌平區。而小區規劃審批時,配套設施始終是在按照海淀區周邊配套設施考慮,因此小區沒有配建中小學。
北京市政府去年9月的一份“關于研究昌平區瑞旗家園項目屬地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文件號為“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90340號”的“簽報”,也確認了小區屬地變更及未配套建設中小學的事實。簽報給出的意見是:“為方便該小區子女就近入學,建議市教委負責協調,海淀區政府支持,允許項目周邊的教育資源對該小區業主家庭開放。”然而海淀區卻并沒有按照這份簽報的意見,讓附近的幾所小學向小區的孩子們開放,理由是“教育資源緊張”。
早些時候,昌平區曾為小區劃分了學校,但是從小區到最近的昌平區回龍觀二小,也要走上半個多小時,不僅沒有公交線路直達,而且學生們還要穿過鐵道和涵洞,家長們十分擔心。由于家長不同意,加之簽報的意見,昌平區今年未將小區劃入教育片區。“海淀區的幾所學校離小區很近,最遠的也才1.5公里,交通也方便,我們都希望能讓孩子就近入學。”占女士說。
這已不是家長們第一次為孩子受教育發愁。小區原本計劃有配套幼兒園,但最后出現在家長眼前的是一所私立幼兒園,且長時間未獲辦學資質。該幼兒園收費不菲,一個月要1600元,對這些限價房的居民來說,實在難以承受。
“小區住有4000多戶居民,光小孩就有幾百人。然而這么大的一個小區,周邊的教育資源不對我們開放,小區本身的配套又沒有,我們還要煎熬多久呢?”家長田女士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